绩效是果,行为是因,心智是根!
团队绩效成果的不同,是基于行为差异所产生的结果,而行为的表现,则是由心智所决定的。
要想实现这一点,4D团队教练需要不断引领团队关注三个关键:
首先,是焦点“向内”的觉察反思;
其次,是持续修圆的行为“蜕变”;
第三,是动态平衡的“场域”塑造。
激发当事人或团队“向内”的“觉察”思考是核心与起点。
“向内”有两层含义:由内而外,由表及里。
第一层,是由内而外的转变!意识到真正的改变从自身做起!
每当遇到不愉快的现实时,我们更容易将问题归因于外部环境或他人,这也是矛盾冲突的根源之一。
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就是“因为你怎样/别人怎样/环境怎样,所以我才怎样”。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很轻易地逃避自己的责任,代价是因此失去了自我的成长和突破的机会。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我们身陷在一个具体的事件中时,往往看到的都是别人,焦点在别人身上。
4D给了我们一个上帝视角的教练工具,让我们把焦点聚焦在自己身上:向内看-换位看-向前看-向下看。
绿色维度向内看:这件事情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黄色维度换位看:对方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蓝色维度向远看:五年十年后我会如何看这件事情?
橙色维度当下看:这件事的发生对我而言有什么好处?
想象我们从具体的当事人角色抽离出来,就像是天花板上的上帝,以全新视角俯瞰着你自己,用这四个维度思考完后,是否有了新的觉察?
当团队陷入一个具体事件困境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用这个工具,快速让团队向内觉察,从而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第二层,是由表及里,从外在行为表现到内在需求的探索。
运用4D上帝视角的教练工具,可以引发团队焦点向内,而借助4D落地系统的三大修炼模块,则可以进一步带领团队,从行为层面到心智模式,再到天性能量,内在需求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天性-心智-行为”是一个相互循环与彼此强化影响的过程。
行为观察:我观察到了自己的哪些行为?
心智觉察(情绪/观点):当下我有哪些情绪与感受?是什么让我产生这样的行为/情绪感受?
天性探索(期待/需求):我的期待是什么?这反映了我内心怎样的渴望/需求?
行为蜕变:为此,我需要做的一点改变是什么?
场域塑造:我可以为团队/组织创造的一点不同是什么?
从外在到自我的觉察。
从行为到内在的探索。
再激发由内而外的行为改变和蜕变。
由个体到团队再到组织的场域塑造!
4D团队教练系统,把我们引入一个“带着觉察去生活”的人生新境界,训练我们成为有觉知的人,关注人,成就事,打造4D高绩效团队!
下一期,我们来聊聊:“AMBR:4D团队教练的焦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