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泰坦尼克号》影片上映20周年,经过长时间的淘洗,这部电影并未因时代变迁而淘汰,可以说它是全球所有人心中的经典巨作。我们赞叹真挚纯美的爱情,唏嘘说不尽的人情百态,享受逼真的画面制作……五年的拍摄制作,高额的制作成本,这部费时又烧钱的电影起初并未被看好,如果没有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对艺术的执着坚持,如此经典的电影又该何处而寻呢?
《泰坦尼克号》是美国好莱坞经典影片之一。作为第一电影强国,美国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影视文化事业却一直迅猛发展着。“追求梦想,平等,自由,包容一切”不仅是美国文化的内涵,更是每部好莱坞电影的追求。如《阿甘正传》,它可以说是一部浓缩的美国历史,以阿甘的人生经历为线索,揭示二战后动荡年代下美国人迷失的心理状态及其宣扬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颇广。包括《辛德勒的名单》、《肖申克的救赎》等家喻户晓的美国影片,都有太多的本土文化价值蕴含在其中。
除了美国,很多国家的影视作品都有文化的特色,像西班牙高水平的悬疑电影,跌宕起伏的剧情,人物复杂多面的心理以及冷色调的场景无疑都激起观众的观影欲望。像近期上映的《看不见的客人》层层反转,叫人措手不及。还有批判现实的韩国电影,《釜山行》在紧张的剧情中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叹人性的不堪脆弱……
一部影片的技术制作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内涵的支持就会浅陋无比。精彩的影视作品总是耐人寻味的,制作人的用心良苦以及对文化的坚贞信仰留给观影者无限的想象与追求。
如今再来看中国的电影,的确,中国电影发展迅速,却总是无法让人产生震撼的感觉。国产片越看越像春晚,观众“边看边骂,边骂边看”。国产电影没有新意:导演糊弄,电影作品在他们手里成为了罗列颜值的视频剪辑,电影的美学价值只拿明星的颜值填补,演技被当成了颜值的附属品;毫无创意的主题被一遍遍的用了再用。中国观众好像被当做傻瓜一样耍了又耍,国产电影能与国外竞争的寥寥无几,于是国民心甘情愿的把钱投到外国片中。这种尴尬的现状让国民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然而,国产电影并非一无是处,虽然“烂片”依旧占据半壁江山,但沙里淘金,总能寻得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而且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观众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也逐渐从“饥不择食”到“精益求精”,影片的含金量逐渐提高。
说说国产电影的进步。拿动画电影举例,近期动画电影取得不小的成就,从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去年的《大鱼海棠》以及今年的《大护法》,每一部都有不小的突破与创新。从画面来看,“中国红”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大圣的偏红色毛发配上帅气的红斗篷,造型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椿、湫还有鲲都以红色为装饰色,视觉冲击极强,这样的配色让人不免有一种久违了的文化归属感。
在文化价值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接轨,《大圣归来》向经典《西游记》致敬;《大鱼海棠》来源于庄子《逍遥游》,而且影片中有很多天道意志的表达;《大护法》反抗极权专制,也汲取了不少中国文化的元素。
在主题设置上,国产动画电影也有明显的进步。“主题过于直露”一直是国产电影的缺陷,但是从今年上映的《大护法》来看,这种情况有明显好转。可以说这部电影的突破性很大,动画再也不是儿童的“专利”,成人动画也有了发展空间。同时这部电影的批判性极强,它用超大胆的画风表达对专制恶劣行径的批判,但同时也是给时代高墙下的自由灵魂一份贵重的献礼。
如此看来,国产电影确实在稳步发展。相信国产电影会逐步突破它的瓶颈,一步一步地为观者制造惊喜。毕竟具有两千多年文化的泱泱大国,它可以展现的文化价值数不胜数。像《泰坦尼克号》一样的经典,中国终有一日也可以创作出来,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以本土化的创新。
坚守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内涵,不要让电影成为永远的背影。
喜欢就关注小编公众号哦:摇啊摇摇到碧水青天外
一起“胡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