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策略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式:解决问题的一步步程序,一一写出解决方案。启发式:图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手段--目的分析:一个目标被分解成子目标的启发式。逆向推理策略:从目标开始通过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的启发式。类比思维:把你对解决方案的搜寻限制在与你目前面临的相似情境之中的一种启发式。言语化:把你的问题解决计划和它的逻辑用语言表达出来。功能固着:不能以新的方式使用物体或工具。反应定势:僵化,用最熟悉的方式进行反应的倾向。
三、保护创造性
“最终做出了创造性突破的个体,往往在早年他们就有成为探险家、发明家和修补匠的趋势。虽然他们的冒险行为会被认为是不顺从的表现,但比较幸运的是,他们所提出的实验方法往往获得了老师或同伴某种形式的鼓励。”为鼓励这些有潜力的发明家,家长和教师要避免的四种危险:(1)避免过多增加奖励,以免儿童把掌握一个领域的内在热情变成了对外在奖励的渴望。(2)避免逼迫得太紧急,以免儿童在后来回忆时感到童年生活有所缺失。(3) 避免把学生限制在技术上看起来安全、 能有效获得奖励的行为表现上,那样会导致学生仅仅为了奖励而学习。(4)特别留意那些在儿童时期表现很完美,但成年后碌碌无为、没能继续创造新东西的人。大家应该关注这样的人群,以防止后续的心理创伤。最后,教师和家长要鼓励有突出能力和创造才能的学生回报社会。
四、为迁移而教
迁移的维度。信息可以跨越多种情境进行迁移。例如,从一个学科迁移到另一个学科,从一个地点迁移到另一个地点,或从一个作用迁移到另一个作用。正因为有这些不同类型的迁移,我们才能把在一个领域中学到的技能应用到许多其他的任务中。区分自动的迁移与有
意识、有意图的迁移。受到良好训练的知识和技能的自发运用,叫自动的迁移。有意识、有意图的迁移涉及把在一个情境中学习到的抽象知识反思式和有意识地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学习情境会支持积极的建构学习、自我调节、合作意识、认知和动机过程。另外,学生应该处理对他们生活有意义的问题。还有,教师可以直接教授策略、提供有反馈的练习,然后把策略的应用扩展到新的、不熟悉的情境中,以此来帮助学生迁移他们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