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试计划("9")
- 模板
- 测试目的:整体描述和详细描述
- 测试资源:人力资源、软件资源、硬件资源、网络资源
- 测试范围:测试对象、测试特性、测试非特性
- 测试风险:人资法环时
- 人员分工:分配工作内容
- 测试策略:测试具体策略
- 测试准则:启动准则、暂停准则、再启动准则、结束准则
- 测试进度:测试任务、负责人、预开始时间、预结束时间、时间进度、备注
- 测试文档: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缺陷报告、软件说明书
- 如何写
- 封面
- 九大项
- 自动生成目录
二、测试用例
定义:
-
测试用例原因:
- 避免盲目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 重点突出、目的明确
- 需求更改后只需要修改对应测试用例即可,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测试周期
- 检查软件是否满足客户需求
-
要素(9+7+3)
- 九:用例编号、用例标题、所属模块、优先级、前置条件、操作步骤、测试数据、预期结果、实际结果
- 七:通过否、BugId、编写人员、编写时间、测试人员、测试时间、备注
- 三:Url、参数、类型
-
高质量
- 覆盖率
- 简单明了
- 类型齐全
- 用最少的用例覆盖最多的需求
-
如何设计测试用例
- 分析需求
- 提取测试点
- 编写测试用例
-
设计方法
-
等价类划分法
- 定义:把所有可能输入的数据分为若干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取少量具有代表性数据测试
- 分类: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
边界值分析法
- 定义:取稍高或稍低于边界值的数据进行测试
- 分类:
- 上点:边界值,坐上点、右上点
- 离点:开内闭外,左离点、右离点
- 内点:区间内一个点
-
场景法
- 定义:模拟业务场景
- 分类:
- 基本流:正确流程
- 备选流:存在异常的流程,在基本流的每一个步骤取反
-
因果图法
- 定义:比较适合输入条件比较多的情况,测试所有的输入条件的组合。所谓的原因就是输入,所谓的结果就是输出。
- 步骤:
- 确定原因、结果、中间过程
- 连接因果图
- 标明约束条件
- 输出测试用例
-
错误推测法
经验丰富的人使用方法,根据经验和直觉推测可能出现的错误
-
正交实验法
- 定义:利用排列整齐的表 -正交表来对试验进行整体设计、综合比较、统计分析,实现通过少数的实验次数找到较好的生产条件,以达到最高生产工艺效果
- 使用:使用正交实验小助手
- 新建工程
- 实验 → 新建
- 实验名称和描述
- 选择正交表
- 输入因素(属性)和水平(属性可能值)
- 生成排列整齐的实验表
-
-
常见的测试用例
- 搜索
- 登录注册
- 电梯
- 购物车
- 水杯
- 朋友圈
- 红包
- 支付
- 微信视频
- 笔
- 抖音评论(B站一健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