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的九童艺术盛宴让我这个“凡夫俗子”实在有些“吃不消”了。我深刻的检讨了一下,而后认为这种“吃不消”,绝对不只是肉体上接收波频的愚钝,还有魂灵上感知艺术的延迟。
三十出头的年纪了,似乎才开始对一切正确的事物有点儿后知后觉的应允。
昨天,在中汇艺术馆里的那场美育课,我是去“复习”的也是去进行身心灵的无缝对接、完美合一的。不得不说,在线下与九童老师一起触摸艺术的信号源,比在线上寡淡的知识输入或纯视觉的阅览慨叹,有着更具生命感的独特意义。因为,当一个人把自己全然的融入一个美的场域时,内心的那份平静和诉求才可以被唤醒,重新唤醒、彻底唤醒。
今天,九童老师在根学园的首场行为艺术共验,更是把艺术真正带入到了寻常百姓家。她会很细腻的为你讲解生活中艺术的运用,一步一步教授你亲子时光里那些不可或缺的艺术链接点。伴随着毫无去意的小雨,大家在暖暖的娃娃家旁边,来了场十二感官并用的行为艺术之旅。很多人,感受当下时欣喜万分,落地实践时激动无比。这,应该就是最正确的艺术普世之路了。
“九童分享了朴实普世的美育新观点:美育为了什么?就为了变可爱一点。可爱到他人欢喜,可爱到自己珍惜。”和九童老师一起被赞为“神仙眷侣”的丰树老师如是说。
“欣赏一旦产生,艺术就来了。”这是九童老师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欣赏是什么?是一个人对其所正在面对的人事物产生喜爱的瞬间不觉然迸发出的留恋,可以是一刻钟的发呆,可以是小半天的怀想,也可以是一生的依赖与守护。如此看来,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其生活本身独一无二的“艺术家”。可我们为什么总是被所谓平庸束缚,甚至一生都不得见己之秀丽呢?可能就是,我们太沉浮于事物本身,太纠结于生活之内,根本无暇顾及生活之外那些本就存在的力量,美的力量,久而久之,我们放弃、我们同流,我们有意拒绝认识自己,我们刻意回避欣赏世界。
我们,把生活只过了一个正方形里的半径圆,若无九童老师这样的普世之献,我们都在貌似快乐的原地打转儿。而一旦我们禅悟了她的精神高度,我们,才可能成为自己。
有人会问,那她的精神高度是什么?我翻看着笔记,细细的回忆,总结了一下在我心里的,她的精神高度:
1.对生活永远热情似火
2.对万物生灵永远尊重、怜爱
3.对宇宙大地永远崇敬、守护
4.对一时的挫折永远毫无畏惧
5.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真实有力
6.她有察觉美的眼睛、有洞察美的心境、有传递美的气场、有留住美的勇气
7.坚韧、博爱、善良、智慧。
这一切的核心都是她所说的“意志力”,是从艺术里发酵出来的意志力,是可以传承的意志力,是高于一切物质的“take behind power”。
九童老师带给我们的通往灵性的艺术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的精神动力。
我们因此结缘艺术而产生的化学反应绝不亚于任何外在动力形式化的激进。
突然想到一句话,也是我微信的个性签名:美是躯体的无限延伸,是灵魂与外物的原子共振。
最后,用昨日的一首即兴小诗送给九童老师 ,用于表达我的感恩和感谢。
“你是花,
娇嫩软绵,
又坚韧豁达。
你常常怀露盛放,
也一直迎风向阳。
开始,你只想做一朵花。
后来,却成了一片无冬无寒无枯无暗的花园。
我依然喜欢看着你,
欣赏你在园中曼妙无比
举世无双的舞姿。”
九童老师毕业于清华美院,是著名的绘本插画师,她的作品在日本和澳大利亚出版,她还是著名摄影师丰树镜头中的妻子、一位很有灵性的宝贝的妈妈。
中汇艺术馆位于北方国际传媒中心29层,始建于2008年,是栖息在沈阳金廊上空的一座高空博物馆。收藏百余件从北魏至明清时期的金铜佛造像、八十余件明清瓷器,此外还有数目众多的牙角雕、珊瑚雕、清代老家具以及中国传统书画等类目。“十年春秋,铭心撷珍”,它藏尽古老文明,历尽繁华万千,馆内布展以及外部环境的陈设,使人有沉浸式的感官体验。即展示着来自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深厚,又让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生活,滋养每一位观者的身心。
中汇艺术馆于2019年暑期开设了少儿和青少年文博美育学堂,面向5~12岁孩子和家长提供原创“趣”博物馆课堂及美育服务。机构位于北方国际传媒中心,课程研发及授课教师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博士和研究生、青年艺术家团队,我们的理念是“和孩子一起智慧成长!”
期待九童老师在根学园的下一场行为艺术体验,期盼那时是一个晴天,我们可以在轨道草地上,来一场与蓝天白云绿草红心的完美邂逅。
九童老师说,我们,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更美丽。而可爱之心源于对美的渴望和灵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