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一个月过去了,我的工作还未落实。今年是我在上海的第七个年头,也是我要换的第五份工作。
14年下半年,学校通知我们离校实习。从小渴望外面世界的我,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开往上海的火车。初到上海,投奔的是比我早一年工作的高中同学,在我还未分清“徐汇”和“徐家汇”的迷茫阶段,我们的住处就从七宝搬到了颛桥。一间带有小窗户的朝北次卧,1.3m的床,摇摇欲坠的书桌,阴雨天冒小水珠的地板,就这样开起了我和同学的合租生活。
起初,找工作并不顺利。缺乏社会经验的我,免费做过几天单程二十几站的一家小仓库的理货员;网上找兼职,被骗过2000元;为了省几块钱的路费,傻傻的走三四个小时的路;和路上偷我钱的人理论过,也狠狠踩过地铁上咸猪手的脚,遇到过让我去酒吧卖酒的,也动过到工厂流水线工作的心思。就这样,找到了一家加上老板共计三人的微商公司。
我的工作内容就是微信上回复客户消息、“装修”朋友圈、收货、发货,工作时间不限定,何时何地有信息就回复。每天如此,做了近一年的时间,我离职了,进入了一家电商公司。两年之后,我又换了第三份工作,接着是第四份,第四份工作我做了三年,直至今年11月份...
七年的时间,我也做过三份兼职。经历了从北桥-颛桥-莘庄-徐家汇的过渡。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妥协,向自己,向他人。从外人口中的洁癖变成现在的不修边幅,从自己做饭到完全依赖外卖平台,从吃饭讲究(干净)变成都能将就,从每晚的五公里夜跑变成了加班后的夜宵,从立誓不办信用卡变成变成了花呗借呗的忠实客户。就像是温水煮青蛙,我一天天变成了自己不想成为的样子。
让我深深反思自己的还是前几天黄浦江边的那场面试。在我得知面试地点后,我恍惚了几秒钟,穿上比较正式的衣服,化了淡妆,去到了面试地点。经过两轮的面试,我见到了第三轮的面试官,一位个头不高,微胖,思考问题时眼睛习惯往上翻的三十岁左右的公司合伙人。经过一个小时的沟通,他对我做了如下分析:
1、对自我认知比较清楚,有原则,但会因为一些原因妥协;
2、有主见,所提问题有对策,但逻辑性不强;
3、思想还是比较保守;
4、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不能未雨绸缪。
最后,他还给我留了一个问题:你是真的喜欢现在的行业,还是为了生活?
最初听完,想到的只是面试“凉凉”了。回到家中,反思这次面试,一针见血。所以我很感谢这位面试官,一盆冷水把我叫醒。
最近两年,我像找不到灯塔的小船,孤零零的随风来随风去。
回想当时,在我最初选择上海的时候,就说明我是一个愿意折腾的人。妥协慢慢把“折腾”磨没了,然后慢慢安于现状。
七年的时间,用夫妻的一个阶段来说:七年之痒。也是时候挠一挠了,挠挠未看完的那些书,挠挠未学会的韩语,挠挠那些需要考的证,挠挠写了几张的书法,挠挠画画,挠挠尤克里里,挠挠那些被我尘封的过去...
突然想到一句话,别人无法把你从黑暗中拉出来,但是会让你回头,看看身后有光的地方。时间还在继续,我和“我”的生活也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