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昭这个人物,每个版本的杨逍和不悔所表现出来的怀疑程度不尽相同。
原著中关于小昭被锁起来的前因后果,是通过杨逍向张无忌描述的,要点如下:
时间:半年前杨逍和不悔下山游玩。
地点:沙漠。
情景:容貌奇丑,抚着两具尸首哭泣。
小昭自述的故事:中原得罪官府,全家充军,逃跑,爹娘力竭身死。
措施:帮她葬了父母、收留她并让她服侍不悔。
漏出马脚:一、杨逍教不悔六十四卦方位时,发现小昭会武功;二、透过不悔手上的匕首,杨逍发现她是故意扮丑;三、杨逍心中存疑夜里探访发现小昭从不悔房间溜出来貌似在寻找什么。
结果:杨逍锁住小昭。
也许是因为原著中小昭出现的时机离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较远,所以杨逍一开始并没有特别怀疑也是情有可原的,而且之后杨逍发现小昭三处疑点才将她锁起来,可见原著杨逍还是很审慎的。
【吴晓东版】
非常尊重原著,尊重到连小昭这一段都没有演出来而是由杨逍说出来。但仍对原著内容进行了修改。
杨逍只说了自己和不悔下山,删去了“游玩”一说,没有说下山去干嘛,也没说是在沙漠里遇到小昭。说到是因为觉得小昭“可怜”所以才收留,所以这个版本的杨逍一开始也是没有怀疑的。
之后杨逍只说发现了小昭是有上乘武功的,却没有说明具体将发现的过程。还讲到自己是通过不悔手上的匕首发现小昭是在故意扮丑。
关于小昭的容貌,杨逍在这里说了一个其它版本都没有的事情,那就是他发现小昭长得像他的一个故人,但这里没有跟张无忌细说。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人就是紫衫龙王黛绮丝。
个人认为这个伏笔埋得不错。在所有的版本里都没有直接解释为什么小昭要故意装出一副很丑的样子,我认为就是因为小昭的长相问题,第一她很美(不悔的美简直无容置疑,以杨逍纪晓芙的基因生下来的女儿怎么可能不美,原著里就直接被评价为“美女”。然而原著中杨逍对小昭的原话是“容貌比之不悔美得多了”),第二她长得像波斯人而且像黛绮丝,以她的长相混入明教,可能确实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版本自然是杨逍锁的小昭。
【张铁林版】
时间未知。
地点不在沙漠,而是在树林里,杨不悔把一伙山贼打跑救了小昭。
唯一一个活动轨迹跟其它版本反着来的,说自己是跟父母是从“塞外”到“中原”来玩(这倒是解释了小昭的外貌像波斯人),结果遇到山贼,父母被杀。
这个版本的杨逍是对小昭最无心设防的,甚至还夸奖不悔路见不平行侠仗义。
不悔请杨逍收留小昭,杨逍愉快表示:“你跟你娘一样善良,爹怎么会不答应呢。”之后并主动提出帮小昭安葬父母。
之后还是不悔屡次发现了小昭形迹可疑,不是偷进杨逍的房间就是摸进自己房间搜寻什么,她认为“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此版本的小昭是被不悔锁起来的。
比较遗憾的是此版杨逍的反应,竟然还叫不悔“不要老找小昭的麻烦”,对小昭几乎毫无戒心。
【张兆辉版】
TVB版虽然对原著有诸多修改,但对于这段剧情有保留也有创新,个人认为改编的很好。
时间是六大门派即将来袭、父女俩赶回光明顶的路上(私以为这个时间设定的很好,因为小昭在这个时间点出现是非常可疑的,之前的孙兴版和之后的林雨申版,也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个时间点)。
地点不像沙漠,倒像是草原。但只是偏离原著,并不对剧情有实质性影响。
这里小昭的出现她没有摆出哭父母尸体的现场,而是故意造成意外事件,假装因为逃跑冲撞了杨逍和不悔的马,导致晕倒后被不悔和杨逍带回。
此版本的杨逍比张铁林版的杨逍对小昭又稍微多了一份存疑,比如他提出这是明教总坛不宜留外人,有意将小昭送走,还对小昭的武功进行了试探,结果小昭在此暂时隐藏了武功,所以没有引起杨逍的进一步怀疑。
虽然是不悔主动提出将小昭救回并求杨逍收留的,但重点表扬此版本的杨不悔,她是所有版本中表现的最敏锐最细致的一个,甚至甚于杨逍。
此处小昭关于身世的交代与原著一模一样,而所有版本中,只有这个版本的不悔很犀利地指出她的长相“既不像汉人也不像蒙古人”,虽然此时不悔还没有怎么怀疑她。
本版对原著中小昭的几个疑点表现的最为全面:
借鉴了原著中关于杨逍教不悔六十四卦方位的事情,但不是杨逍发现了小昭的异样,而是不悔觉察到小昭武功深藏不露。不悔半夜跟踪小昭,发现小昭鬼鬼祟祟,她上前去询问,小昭声称去找厕所,不悔说你白天记五行方位记得那么清楚,竟然连厕所位置都记不清。
本版也借鉴了原著中匕首映出小昭长相的桥段,只是修改为是不悔无意中从自己手上的匕首上发现的。且这里对匕首的交代也很合理,是不悔怀疑小昭有鬼,所以晚上带着匕首出来查探。
因此,这个版本的小昭,也是被不悔给锁起来的。
【孙兴版】
时间上跟张兆辉版一样,选择了赶往光明顶的路上。
地点是在树林里,虽然也不同于原著,但同样没有产生较大影响,只不过是在“父母伤发力竭”这件事上没有在沙漠中发生说服力强罢了。
此版本的杨逍较之前面的几个版本警惕心又多了一层。当听到小昭讲述自己的父母被元兵害死时,杨逍有闭眼表示不忍,这是此版本杨逍唯一直接表现出对小昭心存恻隐之心的地方。
之后他跟不悔说他们赶回光明顶是有事情的,表示带着小昭不太方便,但这种表示并不是特别意志坚定。
然后不悔规劝杨逍,小昭终于“得逞”。
对于小昭的怀疑,并没有像原著写那么多的情节,仅写杨逍因为怀疑小昭所以跟踪,发现小昭偷摸进不悔房间翻东西。杨逍推门而入质问小昭是谁人派她而来当卧底,小昭找理由说只是到处走走。结果被杨逍试探出了她有武功。
之前分析过此版杨逍属于暴脾气的,盛怒之下,杨逍差点要把小昭打死,是不悔及时出现拦住了杨逍。
虽然没有继续表现后面的情节,但是毫无疑问,这个版本也是杨逍把小昭锁起来的。
【林雨申版】
此版本的小昭是唯一一版没有把自己弄得很丑的,小昭扮丑的理由前面已经阐述过了,而且这个版本的小昭长得十分异域风,却也说自己是从中原发配过来的。个人认为删除这一设定不妥。
编剧应该是承袭了自己当初的想法,时间设定为赶往光明顶的路上。之前版本都是只有杨逍和不悔两个人去往光明顶,而只有这个版本,杨逍还是带了一支队伍回去的,“支援”一说更有力度。
地点和情景是最忠于原著的,茫茫大漠,他们大队人马行进着,却发现不远处一个女子在两具尸首旁痛哭。杨逍完全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不悔却立刻跑了过去。
(这场景让我莫名想起了《西游记》……)
杨逍警觉性顿起,喊了一声“不悔”意图阻止,杨不悔执意上前,杨逍立刻喊了一声“塞克里”,手下很快会意带人跟上了小姐。而杨逍却是缓缓走了过来。
与其它版本杨逍不同,此版本杨逍在整个询问过程中,除了眼神中带着怀疑外,还通过他始终与小昭保持着极为明显的较远空间距离,以表现出他对小昭的不信任。
小昭的叙述与原著基本无异,杨逍在聆听过程中未发表任何言论,听完就站起转身就走,可见不管真假,他不愿意与来路不明的人有过多纠葛。
是不悔求他收留小昭,此版杨逍跟孙兴版的反应相似,但是又与孙兴版不同,他没有说什么带着小昭方不方便之类,只是说“我们有要事在身,忘了吗?”,这句话不仅仅说的是带着外人不方便,更是说“不要耽误时间不要多管闲事不要招惹麻烦”。
结果是扛不住宝贝女儿的撒娇恳求才答应,此版杨逍的“同意”是表现得最无奈最不情愿的。
同孙兴版一样,也没有采纳原著中过多的情节,我认为这是因为此版杨逍跟孙兴版杨逍一样,对小昭的疑心非常重,因此怀疑她并不需要太多的佐证。
不同于孙版,杨逍发现小昭的时候,她已经是在不悔房间里转了一圈出来准备把门关上。由于与孙兴版性格略不同,杨逍没有那样直接冲过去,而是在旁边不动声色地看着小昭蹑手蹑脚的样子,直到小昭发现了他。
个人感觉,这样比直接上前去质问更带感,有没有一种上课偷偷看漫画书、结果被班主任发现还悄无声息地走到你旁边、盯着你看、直到你察觉自己被抓了个正着的恐惧感?
杨逍突然出掌试出了小昭身手不错,然后将小昭打倒在地(但可以看出手并不重,否则以杨逍的功力早就可以打到她吐血,也没有继续追打的意图)。
这时不悔出现扶起了小昭并不解地问父亲是什么情况。
杨逍当即紧张地让不悔立刻站到自己身边来,因为对方可能是六大派派来的卧底,此处还再次语气强烈地命令了一句“过来”。这也是其它版本所没有的。这段描写很好,之前只是怀疑,现在却已经是明确对方身份可疑,心理状态已经是从“疑虑”发展到“戒备”。他的第一反应当然是保护女儿不受到伤害。
对于小昭的辩解根本是越抹越黑,杨逍只说四个字:“我能信吗?”
此版不悔对小昭的怀疑程度与孙兴版差不多。
而此版较之其他版本,杨逍对小昭的疑心从一开始就是最重的,全程狐疑脸。个人认为这样的设定很正确,杨逍本来就是机警之人,当知道六大门派要围攻光明顶之后,自然是整个人全部身心都完全进入御敌状态了,对于突然出现的陌生人,有十足防备之心才是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