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与女朋友在同一个城市工作,自然而然就住在了一起。
女朋友是做人事工作的,有天晚上回家时心情很是低落,脸色沉郁。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说今天有个店长来抱怨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太低。
结果包包还没放下,一通电话又打了过来。我悄声问,是不是就这个店长?
她闷闷不乐地点了点头,示意我不要说话。房间里一片寂静,只听到店长喋喋不休地说道:“我的一个员工,去你们人事办公室办理离职手续,去一次人不在,去两次人还不在,一个这么简单的程序走了快十天,你们干什么吃的?”
女朋友压抑的情绪再也控制不住,眼眶立即就红了。我见状哪里还忍得住,伸手要将电话接过来,狠狠地骂那人一顿。女朋友却极力阻止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默不出声地听对方啰嗦完。
挂了电话,我说:“你干嘛不给我电话?你们是平行的部门,他凭什么这样讲你?这种人就是欠骂。”
“算了,都是同事。”
我有点生气地说,“他说你效率低,你也反问他一句啊。为什么别人的员工半天能办好的事,他的员工要十天?是人事效率低还是他自己管理不行?”
但这件事,最终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女朋友受了一肚子委屈。
2.
其实,这种情况我是感同身受。对初入职场的小白来说,几乎是个必须经历的阶段。
那就是不够理直气壮。
我刚做法务时,有一次一个业务人员,怒气冲冲地打电话给我,责问我为什么交代他的办事流程和实际情况不一样,他出一次远差容易吗?现在有纰漏,法务报销他的费用吗?
我弱弱地解释道:“每个地方的规定不尽相同啊。”
业务不依不饶,嗓门越来越大,重新问了一遍:你是不是这么说的?实际上是不是那样的?
我一听,他说的没错啊,心里就有些虚了,脑子飞速运转起来,像电脑检索一样暗暗核查:我该不会真的是那个环节出错了吧?是某一条的规定理解不对吗?还是我遗漏了什么?
结果,我的经理后来说,你做的没错,地方政府的办事流程,我们法务又不是神,没有经历过怎么会知道?他们只不过是想甩锅给你背而已。
你不理直气壮,就变成了谁音量高,谁有理。职场是个趋利避害的地方,谁都不会温柔地保护你。
发生了问题,反思自省是必须的。但一味的反思自省,只会把自己锻造成“背锅侠”。
你要有点自信——我做的很完美,这并不是我的责任。你以为我是个软柿子可以随便捏,我便怼得你哑口无言。
3.
理直气壮地拒绝背锅是一方面,理直气壮地接受酬谢又是另一方面。
赠予是民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有个构成要件是受赠人的同意。我一开始不明白,既然无偿赠予合同是对受赠人纯获利益即不会设定义务的行为,为什么必须要受赠人的同意呢?后来读了一段西方法学家的解释后才恍然大悟,赠与合同中包含了一种身份地位的悬殊,和对尊严的理解。
也就是说,对别人的善意着落在哪儿,是由你决定的。
可是我在学生时代会经常选择拒绝,我相信大多数人也有这种倾向,因为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父母担心孩子在外面玩被别人拐走,就笼统地说一句:别人给的吃的玩的都不要拿啊。人情往来,不好直接交给大人的,只好塞给小孩子,于是大人会在一边拉拉扯扯,对孩子说道:你不能收啊,快还回去。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总之,给小孩子灌输了一种“最好不要”或者是“无偿帮助”的思维习惯。
我反应过来,是有一次我帮了学长一点小忙,他一定要请我吃饭,可我还是坚持自己刷了卡。当时正好读了些心理学书籍,心想我这样是不是一种自私的心理状态——你看我帮了你还不求回报,以后如果咱们的关系有什么问题那就是你的原因了。
在我拒绝接受学长的善意时,我想的全是这样的小忙并没有什么,举手之劳而已,完全没考虑到这样可能会把他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不欠人情的想法最终会把一个人推向不近人情,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就是在人情的来往中加深的。就像是打太极一样,推出去接回来,运动着的才是一种沟通,不动的只是一幅太极图。
如果直接忽略对方付出的善意,相当于让善意的投射没有了着力点,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软绵绵让人灰心丧气。久而久之,自己不知不觉就被定义成了冷冰冰的人。
《东观汉记》中讲梁鸿传,一次邻居家做完饭,要梁鸿趁着热锅灶接着做饭,梁鸿回答说:童子鸿不因人热,另行点火做饭。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提出“不因人热”这个成语,指不依赖他人的作风。
可见,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定势,有骨气自然好,在一些小事上最好还是接受别人的善意为好,否则就近于拘泥不化了。
在恶意的纠缠纷扰中,理直气壮地拒绝;在善意的互动往来中,理直气壮的接受。于人于己,都能生活得更舒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