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们的思维有两个固定模式,形象思维、逻辑思维。
幼年时期父母都能理解这个道理,也会手把手教孩子学习各项技能。到了学龄期,因为有众多别人家的孩子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家长就期待孩子无所不能,而忽略或者没有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而一味的拔苗助长。
比如初小阶段,孩子们学习时能做到举一反三就很难,而成年的父母却希望孩子能够在一道大题中找出所有知识点,做深做透,这也是曾经的我的真实写照。
经历了挫败、学习和思考,慢慢我走出了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闺女开始凡事动脑思考为什么,如何去做。比如,跑800米,运动员可以做到过程匀速最后冲刺,而一般同学就无法做到始终如一,闺女选择在队伍的后半部分跟跑,结果最后无论用多快的速度冲刺,成绩也不会太好,后来她调整了战术,开始就跟跑在队伍的前半部分,最后只要还有体力,拼力冲刺,就比较容易取得好成绩。
学习也是一样,很多家长,只关注分数,而智慧的家长会引导孩子寻找原因,找到解决办法。
对于比较认真执着的孩子不要急于求成,引领方法,让她慢慢去体悟。学习不是一时之事,也许当下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当孩子自己悟出道理,动力在,形成了学习型的思维模式之后,那将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