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来西安,时间比较充裕,在这里大概要待一周的时间。周四,老公有时间,随决定去一个稍远点的景点——壶口瀑布去看看。
在酒店前台,服务员给推荐一个旅行社——印迹长安。随即便定下了次日的旅程。
早六点旅行社来酒店接人,六点半人员到齐,准时发车。今天这个团47人,一辆大巴车坐的满当当的。尽管不是旅游旺季,来西安旅游之人还是很多。
导游是个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口齿伶俐,吐字清晰,知识面也可以。自大巴车启动,小嘴就叭叭叭,如蹦料豆、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让我们跟随她的思路畅游西安。
从西安到沿途所经过市县区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从陕西特产到各种小吃;从哪些可以前去游览,哪些不建议去踩坑;从哪些特产可以采购,哪些小吃可以去吃,都一一作了详细指导。
尽管路程三百多公里,可听导游一路说,一路走,其间又小咪一会,也没感到时间太难挨,四五个小时转瞬也就过去了。
来到黄河壶口游览中心,换乘交游车前往十几公里外的壶口瀑布。
第一站是孟门山。过索桥,在黄河谷底河床中,有两块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两个河心岛。最早的壶口瀑布当时就出现在这里。
由于长期以来地壳上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强,溯源浸蚀,裂点上移,瀑布由孟门移动到现在的位置。瀑下深潭发展成今日的“十里龙横”,而孟门山就是瀑布深潭上移残留下来的岩石块体。
千百年来它们静卧在黄河中流,远眺似舟,近观似丘,俯视如门。被古人称为“九河之蹬”之孟门山。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座山,因为阻塞了河道,引起洪水四溢,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大禹前来治水,把此山一劈为二,使得黄河水流淌通畅,水患消失。
当地百姓为纪念大禹治水,在这座看似河中岛屿的山上立了一尊大禹应龙神龟雕塑,建了禹王庙、黄河祭坛、望河亭、历代诗文碑林等,与古人在孟门山石崖上题刻的“卧镇狂流”相成辉映。
站在高处远眺孟门山,如缩小版的长沙橘子洲头,亦看到些都江堰鱼嘴的影子,非常雄伟壮观。
第二站,就是让人激动,让人惊叹,让人心心念念想来的的壶口瀑布景观点。
五十元人民币上印有的黄河壶口瀑布多少年来总是给我无尽的暇想,可由于种种原因总是不能亲临其境目睹其芳容。
记得十年前,单位组织人员去延安进行红色革命教育,其中就包含去壶口瀑布学习。当时所有学习人员名单已确定,隔天就要启程。就在这个当儿,接通知说省里有检查要来。结果去延安老区接受革命学习,去黄河壶口看瀑布的愿望也就泡了汤。事隔多年,一直再没机会来这里。
今天,尽管大巴车在路上来回行程需要九个多小时,尽管听导游说在两个景点游览观光的时间只给我们留有两小时,时间的巨大反差一点也不影响我们来此游览的心情和心境。
壶口瀑布距孟门山只有五公里的距离。马上就要看到这一美丽壮观景象的心情顿时激动起来,简直有点热血沸腾。
远远地,就听到黄河的咆哮轰鸣声。车上的游客有的开始站立起来,透过车窗想尽早目睹这举世瞩目的奇特景观。
当我们一步步,一点点慢慢地走近它,接近它,在与它最近距离处停下脚步,与它对视,与它产生共鸣的一霎那,震撼、壮观、激昂、敬畏、惊恐……,多种感受涌上心头。
感受到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那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激动心情。
感受到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将黄河神圣、悲壮、激昂、豪放、明快描绘的雄浑奔放、淋漓尽致的诗篇。
感受到唐代温庭钧“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清代宋琬“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对黄河桀骜不驯、狂野不羁、横冲直撞的敬畏之心。
此时的我,站在黄河之畔,壶口之颠,看着黄河之水从高处倾泻而下,如龙腾九天,如巨龙跃渊,又如一头无法无天的雄狮,怒吼着、咆哮着、狂叫着,叱咤风云,势不可挡。
水雾缭绕之间,且听声如洪钟,且看水流如注,狼烟四起,万马奔腾,让人心生敬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千里一壶收”的神奇威力与魅力。
今天看到的只是秋冬更替时节的壶口一景。随季节变换,壶口瀑布总蕴藏着不同景观。可以春赏桃花涨水,夏听旱天鸣雷,秋触晴空洒雨,冬游十里冰河。有天河悬流,冰瀑银川,黄河惊雷,彩虹冰渡,壶底生烟等多种自然奇观。不同季节,不同时点,不同天气来壶口瀑布都会看到不一样的独特景观。
千百年来,蜿蜒流淌的黄河犹如一条金黄色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上,滋养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也孕育出璀璨的华夏文明。诗人们用文字描绘着黄河的模样,华夏儿女们用脚步丈量着黄河的不朽功勋。壶口瀑布,是千里黄河最为激荡人心、惊魂慑魄的天下奇观、中华之魂。象征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强勇敢,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
九个小时的行程,两个小时的观景,看似性价比不高,时间非常的不匹配,可给我的感觉却是非常值得。
(2024齐帆齐写作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