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PM最常挂在嘴边的词,相伴而生的就是如何给众多的优先级排序。
不管是书本还是文章中,都会看到一个概念:重要度与紧急度,借张图来表示:
但是也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每个需求方的提出者都会反复和你强调自己的需求都是重要且紧急的。这时候,像我这种没经验的小白自然就会心理犯怵了。
但小白也有小白的思考方式。那就浅谈下自己的理解~
首先对于产品的类型也许可以这样划分:
新产品未上线,已经上线的免费产品,已经上线的付费产品。
对于新产品未上线的情况,特点就是没有足够的运营数据支持以供判断。这时候可以更多利用KANO模型理清产品的框架结构,保证基本功能的实现。
已经上线的免费产品,特点是容易获得运营数据。需求的重要性可以根据数据做评判。
而上线的付费产品,需求排序更多则会是商业价值的驱动。其实应该说所有的产品,在保证基本功能实现的基础上,都需要以商业价值为参考判断优先级。
大致定义了产品类型以后,继续来说优先级。如果说对于重要和紧急的词不容易区分的话,那高、中、低的定义就显得很清楚明白了。
高:产品主线的基本需求
中:产品主线的分支需求,即满足期望
低:锦上添花的需求
至于定义产品主线需求,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产品定位,体现产品的核心价值
简单来说,产品的定位与初衷是什么。先把主产品线的核心功能保证,专注于专一的主线。刻意地不去考虑更多细枝末节的东西。
2.不影响用户完整使用流程
产品要形成完整的闭环,要保证完整流程的操作流程。如登录,注册等重要的枢纽型流程,如跳转页面后一定需要返回的按钮。目的就是保证用户完整的操作习惯。
3.没有该功能用户会抓狂的需求
这个要点其实可以和产品定位的原则结合到一起,即坚持产品主线的前提下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4.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的需求
商业变现是维持产品继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高需求基本是需要考虑商业价值其中的。
5.评估技术实现成本
所有的需求最终都是需要交给技术去实现的,由技术评估需求实现的成本,主要确定以下几个问题:
a、功能能不能实现?
b、实现需要多少人多长时间?
c、是否有其他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当考虑到技术成本后,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筛出一些伪需求了。
综合考虑,坚持产品定位,商业价值,技术成本三方面~先挑选出优先级最高的需求,再去考虑其他的分支需求~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