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五本的16k标准大精装,外封硬壳用的是特殊艺术纸,封面做了重绘,标题也做了精致的烫色处理。五本不同的标题颜色也和分镜稿样式的环衬颜色两两对应,看得出来出版社对于这套书的装帧设计还是蛮用心的。纸质方面我仔细比对过,与其他大多数欧美漫画的用纸不同,比普通铜版纸更加厚重,上手翻阅起来会更有质感。
关于作者蔡峰我了解的并不多,之前他参与创作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我觉得就很不错,从剧本编排的完整程度到绘画水准都很在线。这次的《西游记》系列是他自己独立创作完成的,和东方快车那种冷峻压抑的风格区别较大,表现形式上也有很大不同。
这次所选择的绘画风格整体上比较符合西游这个主题,画面呈现出的水墨效果很有国风的底韵,高饱和多色彩的渲染效果也美轮美奂,非常耐看。同时人物的动态表情和肢体语言又融入了欧美漫画所特有的夸张技法,作者对于中西合璧之间的平衡做的很好,整体翻阅起来并没有很突兀的现象。
西游记的原著故事基本上已经是家喻户晓了,从影视剧作到游戏动画演绎版本众多,其中漫画界也做过不少尝试。而如何能在原有故事体积上做出取舍,结构上做出合理编排,并发挥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兼顾有趣的同时更要适合所有年龄层阅读,这对作者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整套书重点节选了从猴王出世到火焰山之间比较耳熟能详的一部分章节,五本书除了最后的重头戏火焰山用了三十多页讲述以外,其他故事均控制在十到二十页之间。剧情整体通读下来,并没有什么阻塞感,主要还是以齐天大圣这个人物来推动剧情,用剧情再展开西游世界观,所以形象和台词这两方面对于主要人物的刻画就显得尤为重要。
看惯了西游影视剧的读者可能对于剧中金光灿灿绚丽复杂的兵器服装和道具场景印象深刻。而本书则完全相反,作者对于人物造型和场景铺设反而做了减法,用更简约的美术设计去表现中式奇幻,更质朴的视觉风格来辅助台前角色,这种幕布效果反而更能突出人物主体。服装造型部分也给了我很多惊喜,几乎所有的人物服装都或多或少的参考了我国历史服饰中的特有样式。道袍、唐装、僧服和汉服,以及出现频率最高的各朝历代盔甲兵器也都有所借鉴。
尤其是作者对人物表情方面的刻画,用类似迪士尼动画一样夸张的表现手法,展现出十分精准的情绪反馈。再搭配风格多样的造型和生动灵活的肢体动作,使每个人物所释放出的表现力都跃然纸上。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使情绪更直接的传达给读者,进而增加了阅读过程中的代入感。台词方面则更偏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人物之间相得益彰。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我们拥有了更加立体的人物形象,从而在剧情推动的过程当中,各个人物关系之间所展现的戏剧冲突也更加生动有趣。
故事线基本还是以唐僧为主的取经队伍一路降妖除魔克服难关的流程来讲述,而孙悟空内心的成长变化在其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图像小说所特有的故事节奏,为了保证阅读过程当中的流畅性,作者对于原著做了一定的精简,剧本方面也略有改动,最后精选了其中十九个故事以单元剧的形式来演绎。分别是花果山、闹龙宫、弼马温、闹天宫、五指山、拜三藏、鹰愁涧、黑风山、高老庄、黄风岭、流沙河、撞天婚、五庄观、白骨精、宝象国、红孩儿、通天河、陀罗庄、火焰山这些重点情节。
分镜这部分较为传统,是标准的欧洲图像小说分镜方式,文戏先给出全景,接着用中景给出人物位置关系,再用特写镜头帮助人物交流。武戏强透视画格较多,战斗演出大开大合冲击力十足,整体画面看起来也更加富有动感,偶尔还会用到一些渐进镜头来表现人物动作的流畅性等等。
整个阅读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有很多,比如腰缠混天绫双持乾坤圈的哪吒;身着贵妃裙婀娜多姿的七仙女天团;子随父相长着一对犄角的小恶魔红孩儿;还有顶着个秃脑门一看就不好对付的镇元大仙。每个角色都形神兼具活灵活现,真正做到了面由心生千人千面。如此众多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可见作者对于前期人物的设计方面是下足了功夫的。另外还有一些小细节,比如东海老龙王那根在海里也燃烧着的小手杖;能长出荆棘藤蔓困住红孩儿的观音坐莲;红孩儿身边那条会吐火焰的小火龙;还有三色飞龙形态的三昧真火。这些细节上的小心思让本书阅读起来感觉越发有趣,也使故事的世界观变得更加丰富。
其实《西游记》就像是一部行程十万八千里的公路电影。三藏普渡世人慈悲大爱的坚持,悟空勇敢无畏一路相随的忠诚,不论历经多少痛苦与磨难,始终贯穿在整条西行的漫漫长路之中。而悟空也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自我转变,从占山为王对抗天庭的我行我素,到西行路上保驾护航的有始有终,高高在上的齐天大圣降入凡尘变成了行者。不问路在何方,只因路在脚下。
西行之路也是悟空的成长之路,一路千山万水道阻且长。那些法力高强的鬼怪和摄人心魄的妖精,无时无刻不在试炼着行者走下去的决心。只有将自己心中的理想贯彻到底,才会最终抵达彼岸修成正果。
而我们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