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朋友圈看到圈友分享的百度记录片《二十度》。看完后,对百度这家公司和代表人物李彦宏有了更近距离的了解。
想起我第一次接触电脑还是在高中那会,在学校的机房里上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当时开机都让我很谨慎,深怕面前的大头机器突然出什么问题。当时的那种新奇和惶恐感依然记忆犹新。不过那时也不知道网络可以干啥,毕竟机房里的电脑还是局域网。
到了大学,进了有网络的机房。可以触碰互联网了,每天会忍不住刷个校园卡去消费消费,查些自己好奇的问题,但是也仅限于此,没有高价值的去利用它了解世界,学习技术知识。想想人的思维局限性还是很大的。
工作后,电脑几乎成了所有员工的标配,每天都必须跟电脑打交道,人不知不觉跟着时代走向了互联网时代,对于前面的铺路者做了些什么,是没有太多感知的。
李彦宏在纪录片里讲了一段自己读书时候的经历,说自己到太原参加一个比赛,比完后进了一个书店,看到满架的编程书籍才发现,信息是多么的不对等。这种不公平感,实际上是建立在他个人对这个信息有觉知的基础上的。
现如今,我感觉更多的人已经拥有了很多信息源,但是没有觉知到信息的价值的时候,这些信息对我们来说也是暴殄天物。
信息对等很重要,但是在快速构建平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我们个人也不能松懈提升自己的个人觉知,要紧跟世界的步伐,去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拥抱新技术新变革,千万不能被时代的浪潮所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