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频平台上朗读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的著作《窗边的小豆豆》。读着文中充满生气的语句,嘴角不自觉地就会上扬起来。窃以为,热爱生活的人,一定都会喜欢小豆豆,她的单纯可爱,让人心生羡慕。
小豆豆的纯真得以保存得那么完好,在于她一直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家庭,甚至小学。在如今这个教育焦虑日益严重的时代,重温小豆豆的成长,尤其是她受到的小学教育,真是羡慕嫉妒恨,齐聚心头。
良师益友,是每个人一生中可遇不可求的好运气。小豆豆这个有点儿淘气的孩子,就好命地,拥有这样一份特殊的运气------恩师小林宗作先生。他们相处的时间虽然并不算太长,但小林先生却影响了小豆豆一生的成长。
小豆豆是个纯真善良有点儿淘气的小姑娘,在一般的学校里,老师都受不了她的不守纪律。而小豆豆也因为总是被老师罚站在教室外面,心里隐隐有被排斥的感觉。刚上一年级的她并不明白为什么上课时不能和屋檐下的燕子说话,不能和窗外的宣传艺人聊天……
最终,小豆豆被学校劝退。
幸运的是,小豆豆有一对非常开明的父母。妈妈甚至都没有告诉小豆豆她被退学的真相。更幸运的是,小豆豆遇到了巴学园。
这个特别的学校,校门是两棵大树,教室是废弃的电车车厢,教室里的同学们可以自己决定每天的座位,可以自己决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如果当天的学习任务完成的早,还可以把空余的时间用来散步,爬树,自由活动……
这真的是一所每个小孩子都向往的学校!如果孩子们有选择的权力,相信巴学园一定会被挤爆的!可惜,孩子们眼中的喜欢往往是成人们眼中的另类。所以,整个巴学园一共才五十多个学生,其中还有几个身体有残疾的孩子。
校长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位很有爱心的教育家,巴学园是他多次到欧洲考察学习之后创建的。他第一次见到小豆豆的时候,陪着她交谈了四个小时。小豆豆自己也说,在她的人生里,这么有耐心陪着一个小孩子聊天的成人,只有小林校长了。
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领导下,给了孩子们充分的关爱和尊重。
学校里有小儿麻痹症患者泰明,手脚变形;侏儒症患者高桥,个子再也无法长高。为了让孩子们都坦坦荡荡地接受彼此的差异,游泳的时候,小朋友们全部都光着身体。小林校长想告诉孩子们: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
巴学园的运动会也别具一格,与众不同。各个项目都是小林校长和老师们一起设计的。
有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完成的项目。孩子们抽到家长的名字字条,要去观众席找到这位家长,比如高喊“小豆豆的妈妈”,然后两个人携手一起跑向终点;还有把钻爬跳等综合起来的项目,这让身材矮小的高桥君得到很多项目的冠军。
运动会的奖品更是与众不同,是各种各样的蔬菜。校长鼓励孩子们把菜带回家,请妈妈做成香喷喷的佳肴,家人一边吃一边讨论运动会,体会自己辛苦运动的成果带给大家的甜美滋味。
因为巴学园各个年级的学生一总共只有五十名左右,很多学校的活动都是大家一起行动,这让全部孩子们的关系都十分融洽亲密。
大家一起坐火车去海边的温泉旅行,住在一个同学家的大别墅里。孩子们每天一起泡温泉,一起四处探索,一起买菜做饭。
大家一起去瀑布边野炊,每组都有高年级的同学和低年级同学。他们各自分工,互相配合,自己动手,起灶埋锅,切菜做饭。做好饭菜后,所有的同学都围坐在一起,互相品尝劳动成果。
大家还曾一起在学校的田地里,向农民伯伯学习如何侍弄庄稼,怎么插秧。
在这些活泼有趣的集体活动里,孩子们不但学会了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技能,还学会了相互间的分工合作,更学会了集体活动时的相互照顾。
小林校长不会对孩子们做过多的空洞说教,他喜欢把一切都放在实际活动中,让孩子们自己学习体会。
巴学园的孩子们会听音乐做韵律操,并自己编排动作配合音乐。孩子们给各个音符起名字,在礼堂地板上用粉笔画出听到的音符,在课程结束之后再一起把地板打扫干净。
校园四周的树木每个孩子都认领一棵,课余时间孩子们可以爬上各自的树上沉思玩耍。去别的同学的树上时,会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
小林校长请家长们让孩子们穿上各自的旧衣服来上学,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在自由自在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尽情爬树钻篱笆,完全解放孩子们的天性,没有任何顾虑地活动。
在巴学园这种看似毫无章法,散漫自由的教育氛围下,小豆豆这个无法融入其他学校规矩的小孩子,在别人眼中有点儿“怪怪的”孩子,逐渐开开心心地变成了一个有责任心,善良温暖的孩子。她和老师同学都相处融洽,喜欢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并且越来越懂规矩有礼貌。
小豆豆在巴学园的时光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非常可惜,她还没有小学毕业,巴学园就已毁于战火。
但是在巴学园学习成长的快乐时光一直萦绕在小豆豆的脑海里。在她长大成为日本著名主持人之后,她把自己在巴学园的日子写了出来。没想到,书一面世,不仅在日本本土,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反响。书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大家在小豆豆的故事中感动欢笑的同时,也对现代教育引入了全新的思考。
1984年,联合国的官员在读完英文版的《窗边的小豆豆》之后,认为“没有再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因而任命小豆豆,也就是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女士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亚洲历史上第一位亲善大使。
小豆豆的童年,一直受到爸爸妈妈的尊重呵护,受到小林校长的关爱引导,受到巴学园同学的温暖接纳,她的童真童趣,自尊自信都没有遭到破坏,这让她也成长成为一个温暖有爱的人。所以在长大之后,深刻体会到这一切的她对小林先生满怀感谢!
同时,小豆豆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一位在温暖灿烂的爱之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
虽然小豆豆成长的年代距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全球教育情况也改变了很多,但有些是不会改变的,比如对孩子的有尊重有关爱的倾听陪伴和引导。教育的根本远远不是只有知识的传授,教育应该是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睿智的,温暖的,健全的人!而做到这一切,只有有温度充满爱的教育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