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HAI先生不宅
简书上的第一篇文章,文字稚嫩,希望能够对不幸读到它的读者能有所裨益。
读了这么多年书,一直到博士,许多次都想总结点所谓的学习或读书“经验”出来,但是左思右想,竟不敢动笔。一则因为自己这么多年忙于“应试”,真正读的书确实不多;二则由于读书不多,写作水平总是处于低下层次,无文采可言。这样一想,我好像应该去“闭关”读书,而不是坐在电脑想这些。但是转而又一想,如果不写,我又怎么进步呢?而且写作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可以让我知道自己这个“水货”到底几斤几两,激励自己去读更多的书。所以,今天就着这个想法好好反省反省这么多年的读书过程。
身边大多数朋友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所谓的“学习好”并不是指真正地读了许多书,而是读了很多参考资料,做了很多题,参加很多考试。我在小学中学一直是班级前几名的成绩,经常考了第一回家跟爸妈炫耀,按理说我“读书”应该很好。但实话说,我只是“课本”读得好。由于初高中 在教室里看小说会被骂,我的第一本完整的文学作品是在大一时读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而且竟然不知道它“好”在哪。之后又读了《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沧浪之水》等小说,还有鲁迅、巴金等人的杂文。一直到大三,才第一次接触到韩寒,发现这人还挺有才,于是把他的书看了遍。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才发现,原来文学作品中有另一番世界,它可以让你体验自己无法体验的生活,带给你无比享受的精神愉悦感。这是大学前的学习中从未体验过的。因此每当某段时间我觉得思想比较空洞时,就跑到图书馆,找一本小说或杂文,一口气读完它。读完之后的感觉真的很痛快,整体人都会更充实。
那时候的阅读是盲目的,感性的,从来不挑书,某个同学或老师说好就找来去读。后来我才知道,我到底为什么愉快。因为它们给了我更多思考的可能。我可以思考自己以前从未思考过的东西。比如少平、少安和池大为的遭遇,比如鲁迅巴金他们当时的经历。你可以从书中每一个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也可以从他们所经历的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也是在那时,我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共鸣”。我喜欢用一个短语来形容那时候的自己:始开化。
后来读了研,不再盲目地看书,知道了凡事都有系统,知道了一切学问都要通向哲学,也知道了学习不但要能思考,也要能执行。只有严格的执行力,你才会有机会有时间有能力把你的思考付诸实践,而不是让那些事永远停留在“思考”的层面上。
读研时的一位女同学,有严重的“拖延症”。每次presentation的任务,她总是挑最后一个来做。恰逢她的性氏以Z开头,因此大家也都给她这样的机会。不过,就算是最后一个来做,她也总是在报告的前一天晚上加班加点去做PPT,作完presentation后又会装得很辛苦地说自己头天晚上只睡了两个小时。而凡事又都想“进步”的她,一直做了我们两年多的班长。上交给学院各种材料时,她经常压到最后一天才去,有时候干脆忘记。她很真诚地跟大家说要改掉自己“拖延症”的毛病,可是一年一年过去了,并不见什么效果。拍毕业照那天,我把她拉到一旁说:“Z,就要毕业了,有些话我觉得必须跟你说”。她说:“你说吧。”我笑了笑:“我觉得你并没有拖延症,你就是太懒而已。”
自从读了研究生,开始兼职做些事后,我对于时间的概念又了很大的变化,不会轻易地浪费每一天,总感觉时间不够用,也偶尔发出“如果能够给我两个月的时间让我什么都不做该多好啊”的感慨。但事实上这不太可能了。现在已经站在了学习=进步的跑道上,这跑道上有很多人,你学习了,进步了,就可以跟上大部队,你懒惰了,休息了,大部队就离你远去了。
并不是说要追求所谓的成功,只为拥有一个更充实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