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刘备,自称汉氏后代的刘皇叔,带着自己的关、张二弟,在东汉末年,十八路讨董大旗阵营下,凭借自己多年跑业务的经验,终于在公元219年汉中击败曹操,迎来人生的巅峰,晋位“汉中王”,这也是蜀汉集团在整个三国时期,为数不多在魏蜀吴三方当中属于最强一方的时候,“隆中对”的战略提出,其实是为刘备最好的争夺天下的战略,如果汉中之战结束以后,按照诸葛亮提出的策略,先曹魏后东吴,也许刘备的蜀汉集团也许真能一统天下,但是关羽的“大意失荆州”,兵败身亡后,引发的刘备与孙权大战,一场夷陵大战让蜀国伤筋动骨,再也无一统天下之势,即使后来诸葛亮七次北伐,也仅仅是小打小闹,苦于蜀国国力不支,不北伐极有可能被曹魏国力甩得更远的局面,一场夷陵之战过后,蜀国最终只能偏安一隅。
汉中之战,势均力敌之战,但也是蜀汉集团首次正面击溃曹魏集团之战;
汉中之战,属于赤壁之战过后的必然政治格局,首先刘备趁着赤壁之战过后,连下荆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以及后期夺得的武陵以及江夏一部,取得了最大的胜利果实,并且在这些根据地发展起来数十万精兵,为与刘璋争夺益州打下基础,并于公元214年取得益州,自此坐实三分天下的格局;
取得荆州一部、益州土地之后,经过短短三年调养休整,刘备与占据汉中的曹操,双方终于爆发了汉中之战,这场战争由刘备发起,此战双方无论是战场指挥官,还是参战大将中,刘备集团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集团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彼此可以说是势均力敌,汉中之战对峙两年,没有明显的大胜,也没有明显的大败,一场势均力敌之战,胜者也仅仅是惨胜,但对于蜀汉集团来说,汉中之战胜利的意义不仅扩大了土地面积,而是刘备蜀汉集团,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击败曹操,属于刘备起兵三十年来,对曹操屡战屡败之后的雪耻;
汉中之战很多史料以及电视剧,认为决定这场战争的关键之战,要属赵云领导的汉水之战,此战赵云用计摆平了曹操守卫粮草的伏兵,最终让曹操后勤补给出现了问题,从而打破了双方久持不下的局面,加速了曹操在战场上的溃败,但是一场“汉水之战”局部战争的胜利,并不是汉水之战曹操失败的根因,我想还有曹操认为汉中之地已经形同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战争的成本已经远超收益,所以在迁走所有汉中百姓以后,给刘备集团留下了一座空地。
汉中之战过后,曹弱刘强之势呈现,东吴偷袭荆州,联刘抗曹名存实亡;
汉中之战爆发前,刘备的蜀汉集团已经拿下巴蜀之地,也就是刘璋的益州,此时刘备已经拥有荆州一部,加上益州,实力上已经足够与曹魏、东吴相匹配,再加上有蜀吴的政治联姻,可以说刘备已经取得自赤壁之战后的最大果实,成为收益最大的一方,有着益州、荆州的粮草供给、兵马来源,按照隆中对战略,刘备开始效法高祖,以巴蜀为根据,夺汉中后进而取关中之地,最后一统天下;
东吴作为三国最著名的“墙头草”大国,其后期的国家战略就是“曹强刘弱时,联刘抗曹;曹弱刘强时,联曹抗刘”,这种骑墙战略,让东吴虽然能够在三足鼎立之时,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始终没有一统天下的格局,所以只能成为三国当中,最有力量影响局势的棋子,这不刘备刚刚取得汉中之战胜利,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与刘备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先后击溃曹魏集团势力后,东吴就开始偷袭荆州,给刘备集团顶峰之时一场打击,同时也让孙刘联盟彻底破裂。
关羽丢荆州、兵败被杀,蜀吴“夷陵之战”爆发,刘备兵败,多年积蓄的国力消亡殆尽,终将偏安一隅;
汉中之战过后,曹弱刘强的局势已经出现,鲁肃、吕蒙死后的东吴,此时已无大都督,孙权也成为引领江东数十年后,第一次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高光时期,但是此时的东吴已经是岌岌可危,虽然夺取荆州,取得了前进中原的根据地,但是荆州一战中,吕蒙斩杀关羽,而随后张飞又属下范强、张达斩杀,献给孙权,刘备三兄弟中关羽、张飞先后因东吴而死,直接的后果就是刘备携十万大军(包括补给部队、多年培养的四万荆州军精锐)伐吴。
夷陵之战爆发前,刘备大军已经先后拿下巫地、攻破秭归,接下来只要跨过夷陵山脉,就是一马平川的荆州平原地区,这里正是步兵强势的蜀军战场,拿下荆州,那么东吴门户打开,建康也岌岌可危,所以说夷陵山脉就是东吴可以凭险据守的最后一道关口。
危急关头之下,不懂军事、但懂用人的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此时蜀军兵锋正锐,统领江东大军的新生代领袖陆逊,为了避其锋芒,选择战略性后退,在夷陵山脉的夷道、猇亭一线大肆修建军寨,利用地势驻扎寨营,凭险据守。
公元221年7月-8月,属于夷陵之战的爆发时间,这段时间正值南方夏季时间,也是陆逊最为想要的天时,从公元220年刘备起兵伐吴,整整一年的时间对峙,刘备大军早已从当初的兵锋旺盛,到现在的强弩之末,在大军口渴难耐之际,刘备将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来躲避太阳,并依傍溪涧、屯兵休整,但这种结果就是陆逊想要的最终战机,拖了整整半年,就是为这场蜀吴最终大决战作准备,命令三军午夜时分,准备好所有的火攻器材以后,将刘备大军直接来了一场“火烧连营三百里”,也将诸葛亮苦心经营多年积蓄的国力烧为灰烬。
最终刘备携带伐吴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此战中蜀汉集团损失多名大将,先后有多支军队叛蜀投魏,而刘备病死白帝城以后,蜀汉多个地方也出现叛乱,而诸葛亮花费先后五年时间,才将叛乱一一平息,但是此时蜀国国力已经远不及从前,要想实现当年的隆中对战略,早已是可望不可及,所以后来诸葛亮七次北伐,也终究无功而返,诸葛亮死后蜀国实力更是因为土地以及人口不及魏国1/5,逐步与魏国国力拉开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