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锅导热慢,散热也慢,一锅砂锅从头到尾都吃得是热乎的,因此为秋冬季节所爱也。
砂锅豆腐、砂锅丸子、砂锅米线、砂锅饸饹、砂锅饺子……好多美食都可被砂锅收入囊中。不同的锅煮出来的饭味道不一样,砂锅煮出来的与别的锅煮出来也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呢,我觉得是更有锅气儿。
一锅水,加入不同的食材佐料,在灶火上上下翻滚,有的汤水还一不小心滋到了火上,顿时升腾起许多烟雾,火也被扑得更大了一些。
连同砂锅一起上桌的一般都有个不锈钢盘子,隔热,拿个小碗佐点醋,把汤汤水水的食材慢慢盛在小碗里晾一晾吸溜,锅里的还竟自冒着泡泡。在雾气腾腾的店里吃上一锅砂锅,浑身热乎,通透,驱走了外面的严寒。
上周和爱人吃了一个砂锅饺子,位置在北站,北火车站,这个砂锅饺子是流传在各美食博主那里的藏匿于巷子里的老店。
在铁路运输发达的上世纪末,北站的其它行业也被带动起来了,有人气的地方美食就多。这家砂锅饺子自成一家,当我们顺着导航找到它的时候发现它居然连门头都没有,显示就这附近,可却没看到门头,问了路人才知道,就在我们前边几十步远,下沉的三四级台阶下的屋子内便是。
掀起略为厚重的布门帘,里面很宽敞,有三间房子那么大,隔成里外间,外间有几张大圆桌,地上正中间还有一个大黑铁炉子,装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风格,不是做旧的,就是岁月的痕迹,地板也有几处磕碰,露出了白瓷,但收拾得干净利落,里面的操作间里老两口正在包饺子,这里只卖一种砂锅,就是砂锅饺子,那就尝尝吧。出去门口转了一圈,回来不久饺子就端上来了。
白嫩的豆腐、翠绿的白菜叶子打着卷,细长的粉条绕着饺子,用勺子一捞,还有两块排骨,砂锅排骨饺子,味道不出挑,不齁不鲜,就是家常的味道。爷爷煮完饺子就过来和奶奶一起包饺子,手机里放着戏曲,咿咿呀呀的戏曲在屋子里回荡着。
时光煮雨,岁月煮饺,我想这家饺子店之所以时常出现在美食公众号里多半是因为怀念一段日子,一段旧时光。
曾经繁华的北站,这家饺子馆是与同学友人相聚的场所,是发完煤、卸完货、下完夜班的工人师傅的深夜食堂。如今繁华不在,可是砂锅饺子还在,那么念想就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