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醒过来就问到:“今天是周末吗?”
妈妈回答:“是的。”
孩子满眼期待地问:“带我去读书会好吗?”
听到孩子这样的要求,应该没有家长会拒绝吧?
据说来过读书会线下活动的孩子都着迷了,为什么?因为有好吃的?因为场所漂亮?还是因为舒克讲书好听?也许另有原因。
孩子着迷一个事情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好玩。高质量的玩耍是儿童成长过程极其重要的,和小伙伴的嬉戏是孩子们建构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这却是现在孩子欠缺的,太多的兴趣班和补习班占用了他们玩耍的时间。也许我们用太多的固定技能去替换培养沟通、共情、合作这些高情商社会能力的机会了。
读书怎么变成这么好玩?因为在读书会,孩子没有任何压力,我们不需要非得用一本书让孩子记住一个道理,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好玩。让孩子觉得故事好玩,读书好玩,从而爱上读书,才是我们的发心。
但是仅仅读书可不够吸引孩子,一堆孩子一起读书才是最有趣。读书有感染力,我们当然不需要孩子们正襟危坐地认真听,不需要孩子们一本正经地回答问题,我们总是怎么好玩怎么玩。
这本《晴朗的一天》其实寄托了舒克对孩子们的期待,希望他们了解,犯了一个小错可能需要做很多的事情来弥补。而只要勇敢地去承担责任,寻找帮助,总能解决问题。当然,他们是否能马上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这么书好看好玩,看完后孩子们还能一起讨论剧情,延展故事,角色扮演。我想这就是孩子们对读书会着迷的原因吧。因为在这里能交到更多天马行空的小伙伴。
读书可以培养孩子的共情力?这从何说起?因为孩子看书的时候以第三人视角看待人物,更能分析他们为什么有书中表现出的情绪。而让他们去演绎这个角色,更能让他们有机会身临其境地感受人物的情绪。这个不就是共情力的能力嘛!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这种能力一定会成为宝贵的财富。
当然,给孩子们读什么书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贝塔小读者之家只选有趣的故事书,让孩子沉醉在故事之中,才是培养他们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手段。关键的书长大后再读,现在我们只要“火种”。
而樊登小读者app上的书可谓是丰富多彩,一年让孩子读150本书,都是各种天马行空,有趣无比的书,当然就成为了舒克选书的重要参考。
樊登小读者带着家长和孩子一起捧起书,让孩子爱上书。扫描试听,让我们把孩子从动画片那抢过来吧。
下周六,亲子阅读不见不散。舒克在贝塔小读者之家默默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