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石小柴
来源 l 石小柴(ID:shixiaochai520)
01,
先讲两条原则:其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计划虽然没有变化快,但是计划总是必要的;其二,模糊的正确,好过精确的错误,也就是说只做定性的分析,不做定量的分析。
那个时候我们的人生才算得上刚刚开始,既没有后顾之忧,前方又是一片光明,岂不快哉。人生短暂,总是为钱而愁,自觉不值。
一辈子按多长时间来计算呢?可以按国人平均寿命,也可以按百岁一个世纪。怎么解决不同地方的生活成本差异呢?北上广深与四线小城肯定有天壤差别,最好的办法是按照个人的最终居住地来计算。
02,
许多人有记账的习惯,记账记的是单位时间内个人或家庭的收支盈余,这有点像企业的现金流量表,记的是一个会计统计周期,分别有哪些钱进来,哪些钱出去,另外账上还剩多少钱。
但是要知道自己一辈子要花多少钱,记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笔总账,这大致有点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它描述的是企业某一时的总体状况。
往后余生到底要花多少钱?好像难以精确的计算,但是分门别类能让我们有一个模糊的正确性,这在本文开篇就讲过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将余生开销进行归类分解。
从自由度上进行分类,可分为被动开支和主动开支。被动开支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以及承担基本的责任,不得不花掉的钱。主动开支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以及享受生活,可以选择性花掉的钱。被动开支决定一个人财务自由的基准,主动开支决定一个人财务自由的自由程度。以个人可接收的标准进行开支,我们是大致可以算出个体或家庭往后余生,需要消耗的钱财的。
从确定性上进行分类,可分为已知开支和未知开支。已知开支是已经明确了的,大体上一致的,几乎所有人都会在那些类目上花钱的开支。未知开支是意想不到的,突如其来的,因人而异的开支。最难搞的最要防范的就是未知开支了,它有可能是零,有可能是数额巨大,把你打入深渊的。
从时间线上进行分类,可分为眼下开支和未来开支。这分别对应的是当下要花的钱,和某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要花的钱。一日三餐的费用,是当下就要花掉的;小孩18岁的大学费用是十几年之后才要花掉的;自己的养老开销,是二三十年之后要用的。
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比方说按频次分,一次性支出和多次支出;比方说按数额大小分,小金额支出和大金额支出等,每种分类方法的大类又可分为小类,就像一个个树杈。这样做的好处是,会有一个全局地图展现在你的眼前,让你一目了然。
03,
明了宏观钱财消耗,意义在于指导我们对自己一辈子的开销有个全局的把控。
这就像打仗一样,你要站在三军总司令的视角,来审视整个战局,如果只是沉浸在局部战争中,很可能顾此失彼,而要想赢得全部战争最后的胜利,只能是一句空话。
假设有一台时空穿梭机,让人们一下子穿越到逝去的前一天,去计算此生的总体各项开销,当知道这个结果后,再穿越回到现在,继续一步步向死而生。如果真能这样,每个人大概率都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是永远不会有这样的穿梭机,所以现实世界中,才会有那么多人难以淌过财务的泥潭,只是深陷在里面。想想有多少人为钱财而焦虑呢?所以人们拼命赚钱。
但是归根结底,人们真的是在为钱财而焦虑吗?不确定的开支才是焦虑的源头。如果人们能知道自己一生要花多少钱,都花在什么地方,都什么时候花,这难道不能降低人们的焦虑感么!
没有时空穿梭机,但我们可以假设有一个虚拟人朋友,这位朋友快速跑到我们时间的前面去,然后不断折回来,告诉关于我们前面的一些信息。然后,我们亦步亦趋地跟在这位朋友的身后。那这些信息是什么呢?是你的计划,你的总体方针,你所有现金流量表的集合。这再次印证了我们的第一条原则:预则立,不预则废。
文章要写完了,你没有看到你想要的结果,即一辈子要花多少钱,我写的只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些原则,具体是多少,你得以自己标准去计算。不管计算的结果如何,都好过糊里糊涂。因为生活仍将继续,因为生命终结结束。
END
作者简介:石小柴,资深写作者。致力于分享致富经历与人生感悟。希望为你带去一丝光!
查看更多文章,可关注我个人同名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