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错误态度
很多时候,我们在思考中,因环境因素、情绪的制约、影响,妨碍了我们正常理智的发挥,甚至产生种种错误态度。
第一种错误态度,就是怀疑论。
怀疑论其实具有两面性。一种怀疑论是确实存在疑点,拿到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合理的质疑。
而另一种是将怀疑永久化,这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它在开始推理之前就已经设下障碍,扭曲推理的正确进程。
第二种错误态度,是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者,永远宣称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对某个事物做出确定的判断。一个无神论者会宣称没有神,而不可知论者则声称不知道世界上是否有神。
秉承这种不可知论的人,无知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借口而非理由,这样的无知是懒惰和漠视的结果。
第三种错误态度,是玩世不恭和盲目乐观主义。
玩世不恭者,习惯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事物做出悲观预计,而盲目乐观者正相反。
第四种错误态度,是眼界狭窄。
一个眼界狭窄的人,他拒绝某些选择,仅仅是因为这些选择偏离了他的意趣,所以他认为不值得去探寻。
第五种错误态度,是情绪激动。
人类天生是情感动物,把情感完全剥离出来,进行纯粹理性的论证是不现实的。
但我们必须知道,我们接受它,是因为它是正确的,不是因为我们觉得它美好。
二、推理中的几种谬误
凡是推理,错误似乎在所难免,即便是逻辑高手,常常都难免陷入一些逻辑陷阱之中。
错误的推理,往往很有迷惑性,有时甚至比正确的推理听起来更合理。错误的推理,通常都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情的方式来战胜正确推理。
推理中常见的谬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典型:
第一种谬误,否定前件。
举例:
如果路易斯在跑步,那么他在移动。
路易斯没有跑步。
所以,他没有移动。
大前提告诉我们,如果A实现,那B必然实现,但是不代表A是可以导致B的唯一条件。跑步可以导致移动,跳舞,走路,都一样可以导致移动,所以仅仅是A缺席,并不代表B就一定会缺席。
第二种错误,肯定后件。
举例:
如果路易斯在跑步,那么他在移动。
路易斯在移动。
所以,他在跑步。
与上面相同,除了跑步,还有其他许多途径可以使路易斯移动,跑步不是唯一的解释。
第三种错误:中项不周延。
举例:
几个纳粹党人是凯撒俱乐部的成员。
汉斯是凯撒俱乐部的成员。
所以,汉斯是纳粹党人。
在讨论三段论是,我们知道中项必须要有适当的范围来联络大前提和小前提,如若不然,就会产生中项不周延的谬误。
第四种错误:偷换概念。
比如“爱”这个词,它的含义也很模糊,太多事物可以归属于它,我们常常说不怎样就是不爱我,这往往会产生逻辑谬误,因为对爱的解释是不相同的。
第五种谬误:窃取论题
举例:
因为雪莉在撒谎。
所以,雪莉是个撒谎者。
它的问题在于,把有待证明的论点,当做不证自明的前提条件,结论本身只是对论题的重复,没有内容上的差别,这也被称为循环论证,有时也称为恶性循环。
第六种谬误:虚假假设
为了推理过程的进行,有时我们必须假设一些事情是真的。如果推理成功,那么可以证明我们事先的假设是真的,评判假设的基本标准是:命题不能违反矛盾律。
如果一个论证以一个错误的假设开始,那么它必将以一个错误的结论结束。在推理中,若非不得已,尽量少用假设。
-第七种谬误:稻草人谬误。
论证中,我们要对事不对人,与他人辩论的过程中,如果为了削弱对手的论点,而故意扭曲其论证过程,那就犯了稻草人谬误。
“稻草人”意味着容易对付的事情,在我们误解某个论证时,或是当一些论证非常复杂,我们理解错误时,那并不是稻草人谬误。
稻草人谬误不是无心之过,是在有意扭曲别人的论点。
第八种谬误:误用传统。
传统,是业已建立的处理事情的一种方式。好的传统如果与当下的条件相符合,它就值得继承并发扬。
但“以前事情都是这样处理的”并不能成为强制后来者遵循老办法的充分理由。
第九种谬误:以暴易暴
“他们先做了,所以我们可以以牙还牙”,两个错误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命题吗?当然不是。
先例不能为未来的行为提供有效的支持,已经完成的行为只有历史意义。
第十种谬误:民主谬误。
民主谬误是指:如果大多数人都认为命题X是对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X是正确的。
在情感方面,民主谬误是很有说服力的,当民众黑白不分的时候,为坚持真理而站在民众的对立面上,是件很艰难的事。
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是需要逻辑的力量,才不至于丧失理智。
三、其他常见错误。
1、压制理性
高压政策的背后,永远隐藏着危机,人们只有在自由思考的时候,才能接受什么是真,也只有在独立判断的时候,才能确定什么是真。
2、滥用专家意见
这个世界上有各种自以为是的专家,也有各种抱有自身利益目的的专家,检验的标准不应该是他们的结果,而是他们如何通过论证来得到这个结果的。
3、质的量化
试图把一切量化,本身是对某些珍贵之物的亵渎。
4、以出身论英雄
5、止于分析
分析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知道,事情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更要弄清楚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最终组成一个整体的。用纯粹的数量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6、简化主义
这种谬误,发生于当我们选择性地对整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注之时。比如,我们把焦点完全放在一个人的缺点上,并因此认为我们已经完全了解这个人的本质时,这个谬误就已经发生了。
7、分类错误
在图书馆里,对一本书错误地归类,可能导致长久的遍寻补货,而对一个人错误的归类,可能导致长久的偏见,而错误的分类是由于我们从开始就没有真正认识它们,我们缺乏真实的观察。
8、混淆视听
9、以笑饰非
当有时,人们不能对某个论证做出合理的反应时,就会用这个策略,假装这个问题根本不值得严肃对待,仅仅是个可以一笑而过的问题。
10、以泪饰过
11、无力反驳不算证明
把缺乏证据,当成自己观点成立的证据,这本身就是一个谬误了。
12、两难陷阱
生活中,面对一个问题,往往有很多解决方式,也有很多选择,但是人们经常会人为地制造一些假象,试图说服别人,问题只能有两种选择,不是A就是B,比如推销员就会让你觉得,如果不买他的产品,你就一定会损失某种东西。
逻辑之难,并不难在真相本身,真相往往是简单的,是一目了然的,但是却被人们心中的各种欲望、杂念、目的所扭曲,不懂得制服这些,纵然学会了再高超的逻辑推理术,最后也不会让这个世界离真相更近,而只会让它更远离真相。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