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价值感的人,自尊水平往往也会较高,一个拥有高自尊的孩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很高,他能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自律性也会更强,自然能管好自己。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自身水平低,他就会觉得我就是没用,这样的孩子,他的人生失去了目标就很容易去干坏事,变得叛逆。
有的父母总把孩子拿来和最高的标准做比较,进而制造孩子,你要是赶上别人一半就好了,别人比你强太多了,这样的话,导致孩子的价值感一点点下降直到低到尘埃里。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有价值感呢?
你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有很多家庭的孩子根本不会做家务,父母不让孩子做事情,他们说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只要管好学习,其他的事都不用管。父母为孩子创造了只能学习的条件,孩子要洗洗碗拖拖地都不用,孩子只需要跟着父母上各种培训班,有的孩子一个周末能上六七个培训班。
一直以来我对孩子也是比较宠溺的。吃饭总是追着喂。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他吃,有什么事情都是帮他干。他现在已经三岁了。但是明显感觉到,有时候让他帮一点小忙不是那么积极。
慢慢的我开始让他自己扔垃圾,帮我拿纸巾。甚至有时候我要离开一会儿他需要帮我看着妹妹不掉床。我发现她的激情越来越高。做事的行动力也明显提高了。
他在自己动手做事情的时候,我会给他鼓励,这个时候他会觉得自己有小小的成就感。他觉得他能够帮妈妈做一些事情。或者说独立完成一些事情。这个时候他对自己是肯定的。感觉自己很有价值。等到下一次你再让他锻炼的时候,他有勇气和积极性去做事情。
儿子开始上幼儿园了。每天晚上老师都会把当天学的东西发视频到群里。因为我的孩子年龄比较小一点。所以有时候学的东西不一定能完全掌握。看着群里,别的孩子都那么优秀,有时候我内心是比较急的。总是想着能想方设法和他一起完成这个完美的视频。但是慢慢的我发现他有些抗拒。
我这才意识到,在这件事事情上,我是有些焦虑的。总想让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优秀。其实很多事是急不来的。慢慢的我开始转变策略,他喜欢讲故事,我就给他讲故事。不喜欢发视频就不发视频。我发现有时候看到书中的内容,他会联想想到学校所学的东西,然后自己在那唱唱跳跳。这时候我会鼓励他。
所以点燃孩子的价值观。就不要去随便批评孩子。更不要让他和别人做比较。也不要说他不如别人这种话。因为这样会深深的伤害他的自尊。他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从而丧失做事情的勇气。
当一个人拥有价值感时,他会知道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他的内心会充满能量,他对未来会充满期待,对人生拥有极高的热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