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相逢
放暑假乘高铁回家的途中,座位旁边是个大爷。据我观察,也就六七十左右,出于对大爷年龄的好奇。我的内心经过了剧烈的挣扎。我要开口吗?开口问别人年龄是不是很不礼貌。最后不知道经历了多久的挣扎,我终于是问出口了。
“大爷,冒昧的问一句您今年多少岁了?”这是我心里问了揣摩了无数遍的话,终于说出口了。大爷穿着衬衫马甲,头上带了一顶白色帽子,还是很fashion的。从大爷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口不错的普通话,要知道在76岁的年纪说出这样一口普通话可是不容易的。大爷1944年生,差不多是毛泽东的年代。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像大爷这么健朗应该是很让人羡慕的。他手上带着一块石英表,穿着西装裤,还有一双一尘不染的鞋。最让我震惊的不是这个整洁的外表,是大爷的思想。他的爱人20年前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而他为自己的家人孩子奋斗到现在,也领悟到很多和年轻人的相处之道。
“多做事,少说话,少管闲事”这话是没什么毛病,但从大爷口中说出来还是让人一阵心酸。想要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不,不能这样讲,应该是想要和年轻人一起生活,要能忍耐。自己看不惯的事不能说,会变成多管闲事。年轻人现在有手机,也不想和老人们聊天,他们要忍受没人聊天的苦闷。经历过苦,觉得现在的生活过于奢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玩,舍不得用。这是什么?是只有经历过艰苦生活的人才明白的生活的不易。
我们是时代的受益者,而他们是时代的创造者。
大爷说他在北京生活,看来他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是不错的。我作为一个年轻人很自然的关心大城市的生活,这是大家向往的地方。我问了关于在北京生活的感受,大爷觉得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生存不易。高收入的同时伴着高物价,快速的城市生活节奏。像我们这种小年轻去大城市租房都是问题,别说买房了。如果有了孩子,还可能都无法对孩子负责。大爷在北京照顾自己读高中的外孙女,打理家里的一些小事。这不是第一次,他已经为自己的儿女带孩子十几二十年了。
我喜欢大爷这样头脑清醒并且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改善生活的人。这是我想要的老年生活。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用自己的儿女操心。年老一样可以活的精致,活的精彩。
但我也可以理解像自己的奶奶这类年老了,会生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儿女不在身边,连个和自己聊天的人都没有。在春节这样团聚的日子,会想说很多的话,做很多的事。年轻人会觉得很不耐烦,可老人毕竟和我们不一样。比如说吃的方面,他们会把剩菜剩饭留着下一顿吃,而我们觉得放了一顿不新鲜不好吃了,还可能会吃坏沈身体,影响健康,得不偿失。这是老人们经历了苦日子刻在骨子里的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在他们眼里太奢侈,这也无可厚非。
大爷的目的地是要去看刚满月的外孙。我以为他是一个人坐地铁,其实是有人陪的。大爷家人在他要下车的时候过来了,跟他一起出站。我本来是要在大爷拿好行李跟他道别的。没想到他先就跟我打了个拜拜的手势,我微微一笑,挥手示意。
一次偶遇,一次隔了一个时代的谈话,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