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他和她,回到阔别许久的家乡,寻找以前的两间老屋。
对家乡,对这座城市,他们已经陌生,“两个老人站在路边,神情却似面对一条陌生的激流”。他拿出地图,她不觉中抓住他上衣的后摆…
他们仰头看那路牌,“他们把那路牌读了很久,才相信那几个熟悉的字是完全可能跟一条不再相识的街放在一起的”。
排队等电车时,排了很久,车来了,人们一下子都拥上去,拼命往车上挤,把他们挤得离车门越来越远。
第一辆车他们没有上去,第二辆车还是这样,第三辆依旧如此…第四辆车来的时候,他好不容易把她推进车门,而他却没能挤上去,“一个在车上喊,一个在车下喊”…
他想,她应该会在下一站下来,于是,便急忙往那里赶。而她竟然又挤上了返程的车,回到了原来的地方,看见他已不在那儿,心里一阵空,但她立刻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离开这里了,“她就站在一个最显眼的地方站在太阳底下”,等他回来。
待他回来时,她“还是站在太阳底下站在那个最显眼的地方一步也不曾移动”…
吃过饭,她有点累,趴在小餐馆的桌子上,不一会就睡着了。等她醒来,发现下雨了,而他并不在身旁。店主人告诉她,他说去附近走走,还说他不会走远,让她等他。
她知道他去了哪儿。
拐了几个弯,她看到他打着雨伞,站在一棵孤零零却很高大的银杏树下。
他没有发现她的到来,“他把背紧贴在树上,然后迈开大步记着步数走,向正北走了七步转身九十度再向正西走了二十一步,他停在一家店铺门前”。
这是一家新开的店铺,门窗上的油漆还新鲜,几个红色的大字写在玻璃上,写的是:加工墓碑。
他有些疑惑,又重新走回到大树下。这时,他看到了她,但也顾不上打招呼,再次迈开大步记着步数走…但是,结果仍是停在那家店铺前。他转过身,向她点点头。
他们走进店铺,发现这里已经没有了老屋的痕迹,但这里确实就是老屋的位置。里面有个人在忙碌着,“那个人专心致志地在给碑文着色:两个人的名字,一个金色,一个红色”。
晚上,他们找到一家旅馆。
负责登记的人问:“一个房间?”这时,他看看她,她装作没听见,去看墙上一幅司空见惯的水墨画。他回答道,“都行”。那人又问:“有结婚证吗?”他说:“没有。”那人再问:“她是谁?”
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两个,要两个房间。”这时,她装作不经意地走开…在卖烟的地方买了一包烟。“怎么,你也抽烟了?”他问。她说:“抽,偶尔。”
她可能是不抽烟的,而她所说的“偶尔”,可能是“偶尔这一次”,也可能是“仅仅这一次”。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她刚才的“装作没听见”、“装作不在意地走开”,并不全是“装作”吧。
但是,他和她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说她抽烟是因为忧愁、心痛、怨恨,好像也不是很恰当。毕竟,“装作没听见”、“装作不在意地走开”,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她的平和、淡然和贤淑。
也许,很多人都会想一个问题,如果他们结婚了,有了结婚证,那么,她不就可以不用“装作没听见”、“装作不在意地走开”了吗?
他们没有结婚,不是因为没有爱,他们有爱,且是深爱着对方。
不用说她挤上返程的电车,发现他不在,“心里一阵空”;也不用说在小餐馆吃饭时,看到作为店主人的青年夫妇安静而美好的生活时,“两个老人不断回头去看那小伙子和姑娘”;单是从为了寻找那两间老屋,他愁得抽着烟踱着步,“她不去烦他”,默默从行囊里,找出一些吃的东西,他抽完一支烟回来,在她身旁坐下,拿起她为他准备的食物看看,“挑几块好吃的玩意儿悄悄放到女人的那一份中去,才开始大口吃起来”——这一细节便可以看出,他和她是有爱的。
而他们之所以没有结婚,也许,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对话里,找到一点答案。
“我对墓碑的事不怎么懂,为什么一个人的名字是金色的,另一个是红色的?”她问道。他回答说,“金色的那一个已经死了,红色的这人暂时还活着”。
就像把“暂时还活着”的人的名字刻上墓碑,表示另外一种且意义更深远的爱一样,她和他没有结婚,对于他,可能也不止一次被人问起“她是谁”,没有一纸婚书,没有一句承诺,并没有阻碍他们对彼此的爱,也没有阻碍他们陪对方一起慢慢变老的心。
但是,从别人问“她是谁”,而她“装作不在意地走开”可以看出,她可能需要的不仅是他的付出和陪伴,更应该是心安。喜欢是心动,而爱是心安。
读史铁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