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微草堂笔记》载,于南溟在明经文章里说:人生的苦乐,没有尽头;人心的悲喜,也不是必然的。因为常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非常快乐的环境里,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觉得痛苦;在非常痛苦的环境里,稍微轻松一点,就会觉得很快乐。
其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可以透彻地说明这个道理。他曾经在康宁屯设帐教书,那个地方的环境非常艰苦,住宿的地方十分狭窄,直着腰就能碰到头,并且门上没门帘,床上没幔帐,院子里连棵树都没有。遇到天气热的时候,就好像在蒸笼里一样,蚊蝇围着飞来飞去,赶也赶不走,连午休都没法入睡。因此心里烦躁至极,认为自己简直到了烈火地狱。
又累又困久了,后来睡着了。梦见自己在大海里乘船航行,遇上了飓风,一时间天昏地暗,心惊胆战、极度害怕,船一会就被大浪掀翻了,自己掉进大海中,眼看就要淹死了。此时忽然被一个人提着扔到岸上,用绳子捆绑起来,又扔到一个地窖里面,伸手不见五指,并且空气稀薄,喘不上气来,感觉快要憋死了,整个人难受、惊惧到了极点。
就在痛苦不堪之时,突然听到有人呼唤自己,睁开眼发现,自己还是躺在原来的三脚木板床上,但与入睡前的烦躁不同,此时的他感觉四肢舒服,心旷神怡,好像在天上仙境一样。当天晚上,他和弟子在河边散步,他把这番经历和其中的道理讲给弟子听,只听到河边草丛里有声音叹息到:这个道理太对了,我们沉沦在水边不得超生,但和地狱里那些受苦的鬼魂相比,也算幸福的了。
可见,人生本无所谓苦乐,快乐和痛苦都是对比出来的,都是自己的内心“转”出来的,而不是环境和际遇所赋予的。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情。不是拥有的多了,快乐就多了,环境好了,就幸福多一些。同样一种境遇,有人觉得苦,有人觉得乐,就是这个道理。由此看,佛家提倡“境随心转”,不要让心被境界转而生出无穷烦恼,有助实现人生的平和、喜悦。《月灯经》中说:“若遇安乐境,不应起贪欲,若遇痛苦境,亦不生厌烦。”能保持平等的心态,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些安乐和圆满,少些烦恼和贪欲。
所以杨绛先生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