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韩志
摄影 | 韩志(署名除外)
广东开平碉楼,名列《世界遗产名录》,享誉世界。很多人不知道,除了碉楼,开平的百年骑楼建筑群也很壮观,如今正打造为开平市的另一张旅游名片。
这片骑楼位于开平市赤坎古镇。
赤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距离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自力村碉楼群不过7公里,知名景点立园、马降龙村碉楼群等也在周边。
01
关于赤坎,此前我所知甚少,只知道开平有碉楼,不知有骑楼古镇。2014年,我开启岭南文化之旅,赤坎古镇才进入我的视野。那年春节,我作为背包客,一个人流浪到这里。2016年,我再次来这里进行摄影采风。
新闻报道说,赤坎古镇开埠于清朝顺治年间,临潭江而建,因水路运输便利而逐渐崛起。这里又是著名的侨乡,早年旅居欧美的本地华侨带回国外建筑图纸,再融合本地传统建筑风格,建造出这么一批中西合璧的楼房,具有典型的华侨文化特点。
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赤坎镇总人口27564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高达9万多人。清代和民国年间,华侨回乡建房、投资,又进一步促进古镇的兴隆。
赤坎镇还曾是开平县政府的驻地。1950年,开平县政府迁居赤坎旧镇一年多,其后才迁到现址,也就是如今的开平市区。
现在看到的赤坎骑楼,大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侨出资兴建的,多达600多座,据说是广东开平市规模最大的骑楼建筑群。骑楼美观又实用,雨天可避雨,晴天可防晒。
走进赤坎古镇,仿佛走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风情画卷。这种古早味,引来众多影视剧组。电影《让子弹飞》《一代宗师》《醉拳Ⅱ》《香港的故事》《风雨西关》等电影,都是在赤坎古镇取景拍摄。2005年,在古镇风情街的一侧,投资兴建了赤坎影视城。
02
除了骑楼,赤坎镇也遍布碉楼,这是最为著名的侨乡特色建筑。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其中,坐落在赤坎镇三门里村的迎龙楼,落成于明代嘉靖年间,由关氏家族兴建,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也是开平碉楼最原始的模式,代表了开平碉楼的早期形态。据说,建这栋碉楼主要是为了防洪涝,而不是防范匪患,因为当年这里是芦苇丛生、水鸟群集的低洼之地。
在赤坎腾蛟村耸立着一座五层高的南楼,墙体外面布满弹孔,讲述着一段保家卫国的英勇惨烈故事。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司徒氏自卫队七烈士凭借此楼抗击日军,坚守7天7夜,歼敌16名,最终惨遭杀害。为缅怀七勇士,如今建立了南楼纪念公园,园内有牌楼、雕塑、七烈祠。
赤坎镇有关族、司徒氏两大家族,他们之间对立与合作的故事,也很有意思。不管如何明争暗斗,两大家族都同样非常注重文教,挺立在东西两端的家族图书馆,很是气派,让人感慨良多。
2014年,赤坎古镇旅游开发项目启动,计划总投资60亿元,以“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稀缺性和吸引力,赤坎古镇的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为基础,打造成集观光、休闲、文化、娱乐、影视、美食和住宿于一体的国际知名华侨文化休闲度假小镇、中国文化旅游古镇新地标。
2016年,开平市被列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提出要着重打造以开平碉楼景区和赤坎古镇为主体的核心旅游区,同时积极打造一批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形成“一核多翼”的旅游发展新格局。赤坎古镇,成了广东开平的又一张文化旅游名片。
03
2014年,我第一次到赤坎古镇旅行,投宿在潭江边的碉民部落青年旅店,对面就是赤坎欧陆风情街,一眼望去,清一色的百年骑楼,感觉穿越回了民国初年。
那是我第一次住青旅。这家店有自己的论坛、微博,在驴友圈中有一定知名度,每间客房价格一两百元。如果想省钱或增加不同的体验,也可以花50元享用一个床位。
青旅这间大屋由老宅改造而成,空间够大、够高,摆放着10余张上下铺的大床,宽度从1.2米到1.5米不等。
更好玩的是,这里男女混居,洗手间和冲凉房共用,有缘相会此处的驴友之间可以有更多接触的机会。若有兴趣,你也可以加入驴友们的卧谈会。
第一天晚上,与我入住同一间房的还有三名美女背包客。第二天,有一对黄发碧眼的外国背包客入住。
男女杂处、中外混居?此情此景,如何入睡?
默默打开热水洗洗,穿上衣服睡吧。(韩志/文图)
【更多旅行手记和美图】
(点击下面标题可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