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山下英子,生于东京,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并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001 什么是断舍离?
断舍离的重点不是教我们如何整理和收纳,而是教会我们通过收拾物品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总而言之,断舍离就是通过收拾自己居住的空间,让自己从加法生活转向减法生活,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最终实现对自己的深刻、彻底的了解,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因此,要采取的行动是: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即购物时精挑细选,绝不添置当下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
舍——舍弃所有的废物,即通过彻底筛选,只保留当下最需要、最合适、最舒服东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即通过断舍提高生活品质,认清自我,心情愉悦。
这是一本兼具实用性和哲理性的书,在这场断舍离的运动中,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时间轴永远是现在。
断舍离是一种动禅。收拾的根本目的是让我们通过行动带来心灵的变化——即通过收拾把现实空间和心灵空间的杂物清除出去,让自己变成一个灵魂有香气的人。
002 断舍离的机制
(一)断舍离的机制
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物品。
断舍离是一种不收拾的收拾法。在施行断舍离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大部分事情就是基于关系轴和时间轴的收拾工作。从行动上讲,就是扔掉——舍。
如果只是把用不上的东西放进垃圾袋再扔进储藏室的话,那不叫收拾,那不过是把东西改变一下形态换个地方存放而已,是移动。而断舍离要做的,是把用不着的东西扔出家门,彻底切断它们与自己的关系。
如此一来,只要认真地收拾下去,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把东西搬回家之前认真思考一番。一旦形成了这种三思而后行的习惯,你就真正实现了断的状态。
断舍离的含义就是,在断与舍的交替里,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达到轻松自在(离)的状态。
(二)断舍离与整理、收纳术的不同
(三)筛选物品带来的自我察觉
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认识到了自我形象,反过来就会开始想要把现在用的东西替换掉了。
允许自己使用高级的东西,这种机制一旦运转起来,看待自己的方式就从过去的减分法变成了加分法。
一旦通过断舍离提升了自我形象,慢慢你会感觉到,周围人对待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生活得那么精致,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可见,这种筛选物品的工作,也具有改变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力量。
■ 自我觉察:和廉价裙子相衬的自己
我嘴上说贵的包包、衣服、鞋不值那个价,可真正用过一两件之后,发现“一分价钱一分货”自有它的道理。除了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影响之外,自己在潜意识里似乎很畏惧那些高价、高品质的物品,觉得便宜的东西刚刚好,很合适。这表示,我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自我贬低。
(四)断舍离带来的意识、环境、气场变化
断舍离的目标:和物品交朋友。
① 断——在买东西的时候会反复思量,精挑细选。
② 舍——物品的丢弃程度降到最低。让物品物尽其用,并且确保它能把它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一直到用完。
③ 离——身边留下的都是精心挑选、适量的物品,性能又高,又美观,身处其中,心情也会随之变得轻松和满足。
(五)磨砺内在的感应力
物品并不好坏,而是因为自己判断失误导致物品冗余堆积,自己行动困难。一切的错误都源于自己的感应力出了错。
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行动让自己的感应力重回生机,而所谓行动,正是将家里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替换成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
(六)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① 物品要用才有价值;
② 物品在此时、当下,应该出现在需要它的地方;
③ 物品处于恰当的位置,才能展现美感。
物品会因为所在场合的不同而变得无用或是有用。比如说饭粒,在饭碗里时人会觉得它是既美味又能填饱肚子的好东西,但万一掉进了水槽里,那我们就会觉得它脏死了。
小到在我们的房间里,大到在整个社会里,无处不在。所以,首先要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让物品自然而然地回归到它应该在的地方,回归到需要它的地方。
断舍离的终极目标:让整个社会上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
003 无法丢弃的理由
(一)入口是断的闸门,出口是舍的闸门
我们的入口闸门本来是打算关得死死的,可来自外部的物质的压力却不是一般的大,再加上贪便宜和商家布下的折扣陷阱,所以这闸门常常是打开的。
可通往下游、负责排泄不需要的东西的出口闸门,如果不是有意识努力的话,反倒不会开启,因为那上面已经长满了“好可惜啊”、“垃圾分类太麻烦了”这样的铁锈了。
(二)三种扔不掉东西的人
(1)逃避现实型——总之我就是不想待在家里
这种类型的人太忙碌,几乎没什么时间待在家里,所以也没办法收拾屋子。多数情况下,这种人都是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意待在家里,所以就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忙碌起来。加上家里乱七八糟的,所以就更不想待在家里了。慢慢地,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越陷越深。
(2)执着过去型——那些回不去的幸福时光
这种类型的人,即便是现在已经不会再用的过去的东西,也非得收着不可。相册、奖杯等等,统统当作命根子似的保管起来。他们多半隐含着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从不想面对现实这一层意义上来看,与逃避现实型也有相通之处。
(3)担忧未来型——没有了就会很不安
这种类型的人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这类人的特点是过分地囤积纸巾等日用品,要是没了这些就会觉得困扰、焦虑不安。在三种类型当中,这一类的人最多。
(三)破烂儿的三种分类
(1)不用的东西
漫不经心地保存或放着不管的东西,甚至是已经忘了它的存在的东西。对于这些东西,扔掉时会心怀不安,所以就一直拖着没扔。
(2)还在用的东西
好歹还算在用,可其实并不喜欢。对于这些东西,我们会乱七八糟地乱放,毫不珍惜地乱用。把和自己不相配的东西硬塞给自己,从深层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自我贬低。
(3)充满回忆的东西
因为充满了怀念与回忆,所以总也丢不掉。
(四)扔不掉的深层心理
(1)错位的时间轴
堆积着的破烂儿就代表着良心不安与担忧。在断舍离里,要把时间轴放在当下,而良心不安与担忧,其实是把时间轴错位到了过去与未来。
(2)对现在的定义出现了偏差
觉得多长一段时间属于“现在”都可以,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一定要有对自己而言最合适的“现在”存在,尤其是在实施断舍离期间。
003 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一)物品、住所与我
(1)物品和我,谁是主角?
在“用”字前面,如果物品是主语,那么就成了“物品能用”;如果“我”才是主语,那么就是“我会用”。而“物品能用”并不等于“我会用”。
在收拾屋子时,一旦我们把物品当主角,那么我们永远无法舍弃物品,只有将自己作为主角,我们才会果断进行物品的筛选。
(2)“当下”意味着什么?
正如交朋友,认识的人很多,但我们不可能同时和所有人都深交。另外,在时间轴上,过去无话不谈的朋友也可能因为生活轨迹的不同而变得生疏,甚至无话可说。不要叹息,也不要极力挽留。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把精力用在维护当下深交的朋友。正所谓知己两三足以,我们也要用这样的心态看待物品。
(3)我和住所的关系
有句话叫,家是我们的港湾。这个港湾有两层含义:
① 从情感上来说,我们可以从这个家中得到归属与慰藉。
② 从环境上来说,家是我们最为私密的一处地方,那里可以让我们放松,让我们疲惫身躯得到一次又一次的修整。
想象一下,当我们回到家时是想看到的是无处落脚、布满杂物的空间,还是通透、清爽的住所呢?一旦想清楚家于我们的意义,我们收拾起来就会更有动力了。
(二)断舍离中扫除的概念图
在本书中,扫除是收拾、整理、打扫三个动作的总称,与一般的扫除定义不同。
① 收拾:断舍离的关键所在,筛选出必要物品,舍弃不需要的东西,且是整理和打扫的前提。
② 整理:把散乱的物品整理后,分类收纳。
③ 打扫:表现为扫、擦、刷。
只有按顺序做好以上三个步骤,我们才有可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扫除。
(三)二八原则
根据经济学中的二八原则可知,具有实际价值并且仍在发挥作用的物品,其实只占所有物品的两成,而且绝大多数时候,光靠这20%的东西就足以应付生活。
(四)别人的东西都是垃圾吗?
说得直白一点,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别人的东西有种厌恶之情。因为人类也是动物,只要不是独处,就会有争夺地盘的欲望。但是,我们没有权利随意扔掉别人的东西。
所以,在断舍离时先不要管别人,高高兴兴地收拾自己的东西,你的快乐会传染给其他人。
(五)什么是可惜?
可惜有两层涵义:
① 扔掉可惜:当我们把物当主角时,就会出现这件物品还能用,扔了可惜的内疚感。而这一层可惜就是我们无法舍弃东西的最大阻力。
② 荒废可惜:换个角度想,把它闲置在家里才是对物品最大的不尊重,长期荒废在屋里,让我们容易遗忘它和忽略它,这等同于否定物品的价值。
004 断舍离的实践方法
断舍离的核心:彻底地筛选物品。
(一)如何提高收拾的动机——专注一个场所
(1)根据时间选择场所
根据此时此刻能挤出来的时间,找出今天想要进行断舍离的场所。要是拖拖拉拉做到一半就半途而废,那既无法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反而会适得其反,把环境搞得更乱。
所以,要选择的这个场所,即便只是一个抽屉也是可以的,甚至只是一个塞满了购物小票的钱包。
(2)根据目的选择场所
询问自己:我想通过断舍离得到什么?
① 重视健康及安全
从生存的基本场所做起。吃饭、睡觉、排泄的场所,比如厨房、卧室、厕所、浴室、洗脸台等等。
② 重视运气
要想让家庭整体运气上升的话就选玄关,要是希望能先提升自己的运气的话就选卧室、书房等。
(3)哪里最能影响自己的心情则从哪里开始
常年以来开合不顺的抽屉,坏了许久的灯,或者每天出门前都会注意到的玄关等。把这样的地方突破了,整个人的心情也会豁然开朗。
(二)垃圾分类法
垃圾分类切勿分得过于细致,这样容易引起人的厌烦和抗拒心理。因此,为了使垃圾分类变成一件容易的事情,从环保的角度上看,需要扔掉的东西有三类:
① 一般垃圾
厨房垃圾及废纸等可燃而不可回收的垃圾。
② 可回收处理垃圾
印有可回收标准的瓶子、包装等。
③ 不可回收垃圾
既不可燃也不可回收的玻璃碎品等。
(三)物品三分法则
① 大分类,即导向。
就好比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那样,如果一开始就没有确定讨论话题的方向,那么结果只会乱成一团散沙。
② 中分类,即框架。
③ 小分类,即框架里的填充物。
在此,借用原著作中关于厨房分类的一幅图以示说明。
(四)利用七、五、一的总量限制原则,打造充裕空间
(1)从空间来限制物品数量:
①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七成满
之所以要留出三成空间,是因为这会让人有把它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空出来的那三成空间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
② 碗柜、餐具架之类看得见的收纳空间:五成满
太多东西会影响美观。
③ 装饰性的空间:一成满
比如我们去美术馆看画展,那些极具代表性的名画多半都是单独挂在一面墙上,而其他画作则会多张排列在同一面墙上。这样一来,主次就一目了然了。
同样,居住空间里也能运用这种技巧,即便是日常生活中的杂物,只要运用这种空间魔法,也能变成非常漂亮的装饰品。
减少物品的数量,这样不管是多狭小的旧房子,都能自然而然地营造出高品位的感觉。
限制了物品的数量之后,“扫、擦、刷”的工作也就变得轻松和快乐了。要打扫的东西变少了,而且都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心情自然会变得不一样。
(2)伴随总量限制原则的替换原则
限制物品的数量并不等同让现在的物品一直占据着收纳空间,我们可以采取淘汰、补充的方式进行物品的替换,但原则是只留下最喜欢的前五样。
(五)打造物品外观形态的两大原则
(1)只需要一个动作的原则
取出物品和收回物品,争取只用一个动作完成。相应地,我们在收拾东西时,应尽可能地减掉不必要的包装程序,比如多余的盖子不要盖,多余的橡皮筋也不要绑。
(2)自立、自由、自在原则
① 自立:尽量让物品竖着摆放
② 自由:物品的摆放方式要方便我们自由选取
③ 自在:不能竖着放的物品,可以通过折叠的方式自在摆放
005 享受断舍离的生活方式
(一)整理成为顺其自然的事情
我们的住所如我们内在的身体环境一样,是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比如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只要我们不打破这种平衡,其所具备的自动化调节功能会使我们的身体维持一个健康的状态。
在断舍离的世界中,空间有它自己的自动化系统,前提是我们不长期堆积物品,破坏空间有进有出的平衡,这样才能为物品和气运的流通提供通畅无阻的过道和空间。
到了这个阶段,人就自然而然地不会再允许房间出现乱糟糟的情况了。维护住所与生活的舒适有序已经变成了理所当然、自动化的事。
(二)利用物品提升自己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1)存留下的物品是自观的途径
不断地进行断舍离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就可以分成两种:从一开始就很珍惜的东西,以及回过神来才发现留下来的东西。
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并非是想当然就能决定的,我们可以通过断舍离后存留的物品,对我们自己有进一步的认识。因为一件物品是可以反映其主人的格调与生活品质的。
(2)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
当我们清楚自己当下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我们到底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当有了这种想法后,就会开始使用和自己的目标形象相符的物品了。
(3)断舍离并非提倡清简的生活
断舍离一直在强调要减少再减少物品,但是断舍离并不是建议人们去过清贫、节约的生活。
当季、高价格、高品质与断舍离并不相矛盾,只要适合当下的自己就是好的。
所以,断舍离的真正目的不是降低生活质量,而是提高生活的品质。
(三)更多看不见的变化会发生
扫除不仅能清除空间杂物,也能扫清精神垃圾,为我们创造一个通透空灵的内在世界。
(四)从拥有的执念中解放出来
尽情地享受与物品难能可贵的短暂相遇,这一定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本身。当缘尽了,就潇洒地放手。不仅对物品,对一切的一切都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断舍离的愿望。
006 幸福三部曲
想要幸福,我们需要先放下对幸福的执念。具体有三步:
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
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
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 自我觉察: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
我是一个心里负担很重的人。虽然一直假装对别人的看法视而不见,实际上别人的每一句话,我都放在了心里。因为如此,我在说话做事,哪怕发个朋友圈都会瞻前顾后。
深层剖析: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约束太多了。
■ 自我觉察: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
从18岁到如今,我一直活得很随性。不管身在何处,都该努力活到最好。不要再拿过去犯的错误惩罚当下的自己。
■ 自我觉察:离——松开“多就是好”的念头
这几年,物欲明显降低,小麒麟出生后,我的物欲几乎要降为零了。不是不爱买东西了,而是购物观发生了大的转变——可有可无的东西一定不买,一定要买的东西在能力范围内买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