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许“饭”事

吃饭是天下第一大等事,小时候听得最多的,便是“雷公不打吃饭人”,无论多急,吃饭都最重要。

但并不是谁都能吃到“饭”。

小时候父母离异,被扔在外公家。父亲数十年无音讯,母亲偶尔有音讯,却也万事不管。外公七十多岁,带着我,穷得叮咣响。

小学五年期开学的时候,我没有学费。外公是个爱读书的人,虽然正式读书的时间不长,但没事都会捧着书,当然他所有的书也只有三、四本不知从哪里捡来的《三国演义》,他每个清晨或黄昏,一天无事的时候,就摇头晃脑地读得笑眯眯的。后来有一段时间,村子里外出打工的人借了很多武侠书回来,外公就让我先看,然后告诉他发生了什么。

……他太忙了。

所以他不会让我辍学,尽管辍学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为了凑学费,外公带着我去他其他几个儿女家,要求他们每个人出三百斤稻谷,先供我把书读了。然后又写了欠条,让我签了字,要我以后还。

虽然姑姑们都不太乐意,但外公的态度很坚决,迫于孝顺二字,他们仍是给了。那是我第一次觉得外公挑的担子那么重。我跟在他身后,从十几里外的大姑家走路回家,望着茫茫的青山,一时不知如何表达。

我其实想说,“不读书没关系的。”或是,“我并不是那么爱读书。”

但是外公肯定会说,“女孩也还是要多读点书,读书才会明理。”

这是粮食于我极为沉甸甸的一件事。我生长在农村,每天面对的就是田与地,山与河。觉得人从土里刨菜、从田里刨食多么容易。后来渐渐的发现,其实刨食不容易,怎么准备种粮、什么时候播种,又什么时候插秧……种种事情,都不容易。在我更注意田地事情的时候,发现那时田里的粮食每一年产量都会提高,外公每次收割打称,都会算算比上年亩产多了多少,先是600斤一亩,后面700斤一亩,再然后800多斤一亩……我离开家里读高中的时候,已经1200多斤一亩了。我似乎与粮食的产量在一同成长。

而小学的每一年农忙,我们作为学生,除了帮助家里做些农事外,还要“勤工俭学”。

顾名思义,勤工俭学便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收入,去抵偿自己学习的花用。但学校的“勤工俭学”只是一个名字,实际上是让学生交些东西给学校,以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好习惯。而农忙的时候便是交稻谷。

为什么要交稻谷呢?

因为当年的农田还没有机械化,所有的工作都要人去做,就难免会有些谷穗没有打干净,或谷穗掉下。老师从小教我们要“节约粮食”,那么下田捡谷穗,把浪费的粮食捡回来,便是教育的一环。

不过,如果你不捡,也没关系。只要交满数就可以了。或者,不交稻谷,折合成钱也行。

我小时候是个疯丫头,每天都往山里、田里跑。我们村里十多个小伙伴,便拉着长队去捡稻谷。我们一般会找刚刚收割的田地,因为收割很久的,谷穗必然被小鸟给吃完了。更重要的是,捡上来的谷穗还是沉甸甸、湿漉漉的,放在身上极有份量。但是谷穗并不好捡,一下午下来,小篮子根本就装不满,最后仍旧要从家里刨些粮食送去学校。

外公也不指望我能捡满。夏夜里蚊子太多,我们会找些干草,再堆些草木灰去熏蚊子。外公就让我把晒干的谷穗拿出来,扔到火里,受热后谷穗膨胀,就会变成米花。虽然扔进去的谷穗上十颗米,能及时在变成米花时,拿出五颗就不错,但我们仍是玩得不亦乐乎。

这些都是童年时与“饭”相关的一些事,有感动、有开心。然而,还有一件颇令我感伤的事情。

我极小极小的时候,有过一小段白米饭不够的时光。家里便在秋天的时候,将红薯切成丝,再晒干放起来,作为备用粮。所以每到冬天,我们家大概都有一二个月,是没有完全的白米饭吃的,里面是夹杂着红薯的饭。一般红薯要多过饭。

我对这段记忆不深,因为红薯也挺好吃。特别是现在,在饭里放点红薯,感觉饭也会变甜。但后来听舅舅和三姨讲起,又觉得是一段十分辛苦的岁月。所以,他们一直不喜欢吃红薯,因为那时吃的太多太多了。

舅舅有次跟我说:“吃了胀肚子,但胀得快,饿得也快,一下子就消化了。吃了晚饭,还不到睡觉就饿了。”

我很难理解这种心情。因为我虽然经历了向人讨要粮食的事情,但我并没有饿过肚子。当时跟外公去讨要粮食,是基于读书的精神需求,已进入了马洛斯需求理论的第二层。生理需求上的缺衣少粮,我们这代人其实很少经历。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随意处置或浪费粮食,联合国最新的数据,目前全世界仍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会扩大到8.9亿。作为中国人,我们感谢袁隆平先生让我们吃饱,免于饥饿。但我们仍要爱惜每一粒粮食,也许你珍惜的那一粒粮食,会在你不知道的情况,挽救一条生命。

中国文化可以绵延千年,是因为我们永远秉承先辈“居安思危”的观念,因此,即使我们现在吃饱了,也要想想,假如吃不饱怎么办?

爱惜每颗粮食,也是爱护我们的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0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8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527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6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72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0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7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87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57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1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45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娘娘从2018.9.6号(农历七月二十七)凌晨3:44去世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虽然没有见她生前最后一面,但回去送...
    ccollyl阅读 511评论 0 0
  • 对于童年每天念念不忘,生为农民出身的娃,对于土地的热爱不亚于老鼠爱大米般的喜爱。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够给我一块土地...
    一只固执的鱼阅读 894评论 1 2
  • (一) 在四川中部的小村庄,四面由两座大山环绕。一座山形式卧倒的犀牛,故名犀牛山。另一座...
    云儿_阅读 868评论 2 2
  • “家中有粮心不慌”,这是2020年农历庚子年,宅在家中40天的我们最深刻的体会之一。 为此,想起关于以前粮食的事儿...
    悲惨的骆驼阅读 968评论 0 4
  • “后天?初五?初八?”不太识字的母亲翻着日历,算着哪个日子更好,“就初八吧,尝新。” 尝新,是我们家非常重大的节日...
    一解阅读 30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