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岐黄之术
岐指岐伯,岐伯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黄指皇帝,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岐黄之术指的是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等人坐而论道,探讨医学问题。
现存我国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黄帝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被认为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渊源,是最权威的中医经典著作。
后来,中医行业出于对黄帝、岐伯的尊崇,遂将“岐黄之术”指代中医医术。
2.杏林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 “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
道医,以老子《道德经》的“道”为基本理论、以老子《道德经》的“道”为核心内容,以形神兼治为手段的医学及发展出来的“道医学”流派。道医学通过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和体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或民俗文化性质的心身医学体系。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道医,名叫董奉,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
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5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这样十多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
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金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
待到杏子熟时,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
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农民。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
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 “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
与杏林相关的还有一个 “虎守杏林”的传说故事。主人公还是董奉。
董奉一天回家途中遇茅草丛中卧着一只老虎,细看老虎没有吃人的凶相,只是一动不动,抬头张嘴,大声喘气,流着泪,表情很痛苦。
原来老虎是求董奉给它治病。
董奉仔细看了老虎说:“明天此时你来此等候,我给你治病。”
老虎点头走了。
第二天,董奉把两个铁环戴在胳膊上,叫老虎张口,铁环用来防虎咬。他用手掏出老虎喉咙里的骨头,治愈了老虎的病。后来老虎为了报恩,就为董奉守候杏林。
这个故事跟孙思邈“虎撑”的故事有些相似,但后来,人们用“虎守杏林”这个词来褒扬像董奉那样有高超医术的人。
3.橘井泉香
“橘井泉香”这则典故与道医苏耽有关。
西汉时湖南有一位叫苏耽的道人,身怀绝技,对母亲极为孝顺,后得道成仙。
在成仙之前,苏耽嘱咐母亲,明年将有疾疫流行,到时可用井中的泉水泡橘叶来救治。
第二年果然发生大规模疫情,他的母亲便遵照嘱咐,用井中泉水泡橘叶施救众乡邻,救活了无数人,一时传为佳话。
这则 “橘井泉香”典出《列仙传》之《苏耽传》,清代官员陈梦雷著《古今图书集成》将其收人《医术名流列传》之中,流传甚广。
“橘井泉香”一词与“杏林春暖”“悬壶济世”一样,在中医学界脍炙人口。过去医家常常以“橘井”一词或橘、杏并用来为医书取名,诸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 等,寓意深刻。
4.青囊
青囊本是古代医家存放医书的布袋。现在一般指中医,是中医的别名。它的来源与三国时名医华陀有关。
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狱吏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也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
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也有将青囊喻医书的,如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 《青囊秘效方》等。
5.抓药
“抓药”这一典故来源于唐代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经常外出行医采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好的药材,他就不畏艰难困苦地去采。因为采的药材很多,它们的性味功用又不相同,所以不能混杂放在一起。
为了便于分类放置和使用,他就特意做了一个围身,在围身上缝制了许多小口袋,凡采到一种药材,就装到一个小口袋里,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有一次,孙思邈行医采药来到一个村庄。忽然间一阵狗叫,只见有一妇女躺在地上,嘴里不断发出“哎呀”的痛苦喊声。原来这位妇女的小腿被狗咬伤了,鲜血直流。
孙思邈急忙从围身口袋里拿出一种药来,给这位妇女敷上,不一会儿,这位妇女小腿上的血止住了,疼痛也减轻了许多。
她的丈夫见此情景,十分感激,忙拜谢孙思邈的救治之恩。
孙思邈药王就是这样,采药走到哪里,行医治病到哪里。他给病人诊治后,就从口袋里拿出药来,因为药物配伍不需要很多,总是以小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来,所以人们就把它叫“抓药”。
后来,人们开药店,为了使众多药物不易混杂,更便于分类取药,店主也仿照“药王” 的办法,将药柜内做成一个个小抽屉,小抽屉里再隔成三四个方格,以贮藏放置各种药材。小抽屉的外边写上中药名称,以便记取,免于混淆。
直至今天,病人到药店买药时,有的地方仍叫“抓药”。
6.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这句话跟范仲淹有关。后来,成了中医人常常说到的一向话,它把“医”与“相”并提,更使人深觉学医责任重大。
宋代名儒范仲淹,在成名前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祠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签祠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
于是范仲淹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
范仲淹一直认为,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人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
现在签词说他当不了宰相,范仲淹觉得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可以上疗君、下救民,中能保身长全。现在看来,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就是后世相传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比较接近。
除了上面介绍的以外 ,还有喻指良医的“折肱”“和缓”,喻指医术高明;“上池”“窥垣”,代指医药的“理瀹(yue 第四声)”等。这些中医药典故,同样包含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也是中医中药业进一步丰富知识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