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细读了《追风筝的人》,感受良多,早就想写下来,又怕太激动写下的东西会不理智,冷静了三天,终于可以整理下还留在我脑海深处的东西。
信仰
20世纪后半个世纪的阿富汗内忧外患,战事不断,民众失去了吃的、住的、穿的,甚至是生命,但他们没有失去自己的宗教信仰。
我不去管种族歧视,作者也在刻意回避这个敏感的问题,我也没去研究过阿富汗,但从这本世界畅销的小说里,我最大的震撼是他们融入血液的信仰。
曾经也看过一些社会点评论家说,中国的今天不如以前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宗教信仰在整个民族的丧失。
我无法验证这句话的可信度,但它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我的奶奶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我所谓的虔诚是指思想和意识层面。
我印象中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她得烧香念佛,这两天必须吃素,特殊的日子还有别的仪式和要求。每次遇到什么伤心的事她总会和佛主说一说,道一道,然后就放下了,仿佛佛主答应了她的请求。
我从小就接受了所谓的科学,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神灵没有佛主,我常常取笑奶奶没文化,不懂科学 奶奶总是一面忙着止住我,一面忙着跟佛主道歉,那神情好像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慢慢地长大了,我知道了这叫信仰,但已经被洗脑的我还是认为那是自欺欺人。
直到前年奶奶去世,我写家祭文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自己错得有多么彻底。
奶奶是一个苦难的人,当一个人用半生来见证自己的家园由兴到衰,自己的国家战乱不断,自己的9个孩子接连在逃亡中夭折,如果没有精神的信仰和寄托试问几个人能活下来?几个能坦然面对以后半辈子的生活?
我们不去追究是否有佛主,也不去验证我们的祈祷是否灵验过,但信仰,我们所信奉的主,让我们压力的得以释怀,让我们的悲痛得以减轻,让我们罪恶的言行得以停止,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救赎。
它收纳我们所有的情绪,回馈我们一颗轻松、坚定、勇敢的心去开启明天的生活。
它是虚是实都无关紧要,因为它是指引人们更好生活的意识存在。
为什么阿富汗要内战,为什么有些地方闹独立,都是因为信仰冲突。
然而当下的我们还有几个人有信仰?
大部分的人信仰不过是一张张印着头像、有着无边法力的钞票吧。
它比起奶奶的佛主真实多了,却远不及佛主让我们内心安定与平和。
所以虚虚实实,幻幻真真何必去细究,虚幻的信仰却可以产生真实的行为,我们内心常有的空虚和迷茫都是信仰的缺失。
救赎
人非圣贤,错在所难免。然而能实现自我救赎的人却很少。
阿米尔的父亲与自己仆人的妻子生下了私生子,在那个有着纯净信仰的国度这是一个不能被饶恕的错误,虽然对方是哈扎拉人。
阿米尔想通过风筝大赛得到父亲的关爱和肯定,他亲眼看到哈桑(他父亲的私生子,但当时他们都不知道)为了保护阿米尔一心想要的蓝风筝,被恶棍阿塞夫鸡奸,但是他自私、懦弱的躺在一旁,看着另一个人因为他而受着当地男人最不能忍受的耻辱。
最后他因为内心的不安,不是选择面对,而是设计丢了心爱的手表,然后嫁祸给哈桑,希望父亲能够赶走哈桑,来逃避自己的罪责。
在那种特定的政治背景下,阿米尔是他的信仰,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他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
他从未拒绝阿米尔任何事情,面对阿米尔的戏弄和考验,他回答:为你,千千万万遍。
他的父亲选择原谅哈桑,但哈桑执意要走,他明知道是阿米尔少爷陷害他,但他希望他如愿。
多年后他为了保护阿米尔的家园被塔利班分子枪杀了。
这对父子的心灵都蒙上了罪恶,它们就像一个囚牢把他们死死困住,无法脱身,于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了一条救赎之路。
没有良心,没有道德的人不会痛苦。
而他们被这些罪行压抑着,困扰着,所以他们还有重新做回好人的机会。
阿米尔的父亲把自己的财富救济穷人,办孤儿院,把钱捐给需要的人这是他的救赎方式。
拉辛汗说:当罪行导致善举,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所以阿米尔的父亲最终解救了灵魂,虽然他还有遗憾,对哈桑的亏欠。
阿米尔在得知了一切之后,他经过痛苦的挣扎决定解救自己也解救父亲。
他放下美国幸福的生活,只身前往喀布尔,去解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当他看到这个小孩被阿塞夫带走,也经受了他父亲一样的屈辱时,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带他走。当阿塞夫把他打的体无完肤的时候,他放声大笑,自从哈桑被辱后他从没如此笑过,他心病已愈,终于痊愈了。
最终经过生死考验和困难的交涉,他把索拉博带回了美国。
这个孩子经历了父母双亡、被卖、被奸、被拒绝出境重重打击,终于自杀了,虽然被抢救过来,但紧闭的心门不愿对谁再开启。
而阿米尔是一个更善良更坚定的好人,他要把他们父子对哈桑一家人所犯的罪赎完,他要用耐心、爱心和信念让索拉博对生活重拾信心。
看着索拉博追逐风筝的改变,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路,路上走着所有追逐正直、善良、诚实的好人,和为了成就更健全、更完美、更卓越的自己的人。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