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会思考阅读对我的影响,看似让我有了许多坚定的看法和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但其实我仍然能感受到,有些独属于年轻人的偏激想法和鲁莽冲动的性格却依然存在。
1.
老实说,研究生学习开始后,我是有那么一点点失望的,除了生活上的不适应,更多的是对老师上课方式的不适应:平淡无奇,无聊至极,波澜不惊,似乎这就是研究生课程老师所呈现出的状态?于是乎,我在向老师的微信群里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我:向老师,我们刚开学上了一些公共课,老师们都非常大牛,但是感觉他们上课水平好无聊啊!感觉老师可能花比较多心思去做科研评职称,但讲课可能还不如一些中学老师有趣。难道高等教育的上课方式一定要用波澜不惊的语气把那些理论知识用竹筒倒豆子一样的方式倒出来吗?还是说,仅仅因为我还停留在初级教育阶段,要求老师讲课有理有趣呢?
于是,群里一位同学马上投以赞同的看法:
“所谓大牛,就是大家知晓他。但是我没有听说过去授课的大牛,或者是大牛教学的名师;也没有听说过哪位老师因为教学而成了大牛。当然最好是科研大牛,又讲课有趣的。此事古难全啊!”
然后,这个话题就如石沉大海……
后来。向老师私下给我发来信息说:
就像阅读,有简单好读有趣的,也有艰深难懂枯燥的。老师也一样,但都能有不同的收获。研究生和本科阶段最大的不一样,就是要学会抽象甚至有点枯燥的思维模式,而这个,是那些有趣的课堂不可能带给你的。这个世界的美丽,不仅仅在于有趣,还在于有那些严肃的思考,否则,我们的幸福就只是轻飘飘的。不是说严肃的思考必然无趣,而是说,任何有深度的思考,不可能仅仅是有趣就能把你带进去的,相反,正是经历了那么多无趣,甚至是痛苦的思考,你的思想才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不得不说,向老师的一席话让我如梦初醒。有的时候,我在做评价的时候确实太鲁莽,太急于去下结论,却没有认真思考过看似简单的事实背后的多样性和必要性。
其实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我因为阅历,总是会犯一些思维局限的错误。就好比我提到的这个疑惑,我也终于明白,“严肃思维”存在的意义:社会的进步并不是“有趣”就可以的,成熟的思想也不仅仅是追求“有趣”就能达到的。
要进步就要独处,严肃,抽象,枯燥最后才能“拨开云雾见月明”。
2.
不久前,我在朋友圈看了一篇《中国这三十年来到底经历了什么?》的软文,其中描述了中国三十年来巨大的变化,并写了现在的中国多么美好,国外如何不如中国,有多少歪果仁喜欢并深深地爱着中国,甚至住在中国不愿意回去。
我必须承认,作者的诸多观点都具有可取性,并且他提到的很多例子都是事实,我也因为认可他的观点和他提到的实例而把这篇文章转发到了向老师的微信群里。
不一会儿,向老师就回复了我:
互联网上类似这样的一篇文章,表达的通常只是一个知识的碎片,就好像盲人摸到大象的某个部位,无论是赞美还是贬低,都不免以偏概全。以碎片化的知识去理解世界,是网络时代的人类认知特点,所以我鼓励学生们读整本的书、而不要只热衷于看短平快的豆腐干文章。最近班上的同学正在读1984,就有同学说,向老师,这个书怎么说来说去都说的一个东西啊,我问她读到哪了,她说10多页,我就笑着说,你要有耐心,读完整本书再下结论。我理解那个同学的想法,因为大家平时都读的是短平快的文章,一百五十字就可以讲述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可是,这个世界、我们的人生,岂是一百五十字就可以讲清楚的。整本书,读起来耗时耗力,但它能从很多角度看同一个问题,能让我们看到貌似简单的事实与道理背后无比的复杂性与冲突性,让我们看到一个不那么扁平的世界,因此,把时间与精力耗在这样的阅读上,是更有意义的。
向老师的一席话,让我如饮醍醐。我不得不说,向老师指出的这个道理我其实也有相同的领悟。
我想起大二的时候看Brave New World,在前面80%都不知道这部小说到底在讲什么,直到最后结尾部分,才恍然大悟。作者用了整整几十万字才讲述清楚的事实和道理,它所达到的深度和高度是那些几千字的软文能比得了的吗?可是在看到这样的快餐式文章后,我就会忘了思考,全然不顾自己平时的那些标准和想法。我会称这类快餐式软文为“洗脑”文书,因为它会让你忘了思考,忘了理性,只顾着一个劲儿点头说“对对对!”,然后分享转发,然后让身边的人也继续深受其害。
也许你会说:“就你特能对吧?看个软文而已,怎么会让人受害呢?”
可是我想说的是,当你习惯了一味去认同别人的看法,而没有自己的思考的时候,你的思想就已经死亡了。唯有不断的阅读阅读,而且是模块化的整体阅读,才能让你全面了解一个“世界”,才能让你的思想如星火,永不熄灭。
这才是颠扑不破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