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和朋友小酌了一下,说是小酌,实际是顿大酒。喝的时候很痛快,但后果很严重。一是失忆。第二天醒了以后,前一体晚上说了啥干了啥啥啥没记住,翻手机才发现居然还发了一个我姑娘看书的朋友圈,而且圈友们还点了不少赞。
由于失忆,和孩子妈妈在说话的时候谨小慎微,生怕前一天喝醉了胡说了些什么,或者是许诺了什么。幸运的是,经过一天的观察,我醉酒后应该是管住了嘴,侥幸侥幸。
二是头晕。第二天一直是迷迷糊糊的状态,脑子混浆浆的很不清亮,就像睡觉。好在是周末,可以在家修养修养。
三是胃酸分泌过多,烧得厉害,整个食道就像是吞进了一根烧红的钢筋,火辣辣的很不舒服。
虽然很难受,但戒酒又实在有点舍不得。每次喝酒的时候都提醒自己“小饮怡情,醉酒伤身”,但是“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喝上几杯以后就爱上那种飘飘然的感觉,这个时候停下来实在是很伤心很不快乐的事,结果往往是一醉方休。
于是乎,到了第二天,我常常是顶着晕乎乎的脑袋、挂着火辣辣的食道自责不已。这种纠结的状态困扰我很久了,一直也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喝酒只是我的一个小喜好,我最大的爱好是读诗。在读诗的过程中我欣喜的发现,很多诗人也喜欢喝酒,他们也和我有一样的苦恼,虽然知道酒能伤身,但又舍不得戒掉。
沁园春 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
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这首词有一句序言,很有趣:“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意思是:我要戒酒了,警告酒杯不要靠近我!这首词实际上就是辛弃疾的戒酒宣言。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形骸:身体。抱渴:嗜酒,出于“渴羌”之典。有一个羌人嗜酒如命,自称“渴于醇酒”,同伴们称他为“渴羌”。焦釜:烧焦了的锅。
酒杯!你过来!我今天检查了一下身体。为什么我常年喝酒,咽喉就像烧焦了的锅那么难受?又为什么我最近如此嗜睡,呼噜声像打雷一样?
看到了吧,辛弃疾喝多了也迷糊,“于今喜睡,气似奔雷”。他也常常因为喝酒分泌过多的胃酸,喉咙烧的受不了,“咽如焦釜”。这两条和我一模一样,不知道他是否也失忆呢?
辛弃疾喝酒喝出了一身毛病,他质问起酒杯来了。有问就得有答,酒杯是怎么回答的呢?“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这里有个典故需要解释一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嗜酒,出外游玩的时候命仆人带着铁锹,并本仆人说:“如果我醉死了,你把我就地掩埋!”。刘伶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很受人推崇。
你却和我说:“看看人家刘伶,醉死了就地埋掉,那才是真正豁达的人!”
这是辛弃疾模拟酒杯的口气做出的回答,酒杯没有正面回应辛弃疾的质问,反倒是把刘伶大大夸奖了一番。言下之意,自然是辛弃疾不够达观了,仅仅“咽如焦釜”、“气似奔雷”就埋怨个没完,看看刘伶,喝死了都不怕!
“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话虽如此,可是你对知己也实在是太薄情了一些。
辛弃疾因为爱酒而把酒杯引为知己,可是这位知己却对他的病体丝毫不关心不同情,反说他不是“古今达者”。辛弃疾心里头拔凉拔凉的,“真少恩哉!”,满满的凄凉哀怨啊。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鸩毒:用鸩鸟羽毛制成的剧毒。更过分的是,你往往凭借着歌舞助兴,让我喝下更多的酒,简直就和投毒没什么两样!看到杯子这个态度,辛弃疾生气了,指责酒杯:你分明是要毒死我!
“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况且怨气无论大小,都是因为过于喜爱而产生,事物无论是美好还是丑陋,过度钟爱就成了灾害。辛弃疾大发脾气痛斥酒杯的同时不忘内省,他知道“咽如焦釜”、“气似奔雷”也不能全怪酒杯,自己过分喜爱喝酒恐怕才是主因。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亟:jí,迅速,立刻。肆:出死后陈尸示众。和你说好了,立刻离开我,把你摔碎的力量我还是有的。辛弃疾似乎是下了决心要戒酒了,他让酒杯马上离开,否则就要把酒杯陈尸示众——摔碎它!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再拜:古时非常隆重的理解,先后拜两次。酒杯行再拜大礼,说道:“您挥挥手我就走,您招招手我再来。”辛弃疾正在气头上,酒杯也不敢招惹他了,马上撤退了。
那么,辛弃疾戒酒成功了么?我看十有八九是失败的,你看酒杯最后一句话:“招则须来”,你一招手我就来!辛弃疾恐怕过不了多久就得招手了。这不是胡乱猜测,我有经验啊:常喝常醉常戒酒,戒酒不过两三宿;好了伤疤忘了疼,又把酒杯拿进手。
戒酒不成功的诗人不止辛弃疾一个。还有很多,比如黄庭坚。他曾经发誓戒酒,可是后来忍不住又开戒了。他很会找借口:“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远山横黛”是美女的眉毛,“秋波”是美女的眼睛,我不喝酒美女笑话我。
一个大男人被人笑话不喝酒,尤其是笑话他的人又是有着“远山横黛”和“秋波”的美女,黄庭坚怎么受得了?于是“杯行到手莫留残”,干杯吧,朋友!
陶渊明也戒酒,他在诗中写道:“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扶桑涘:神仙居住的地方。从此我就不喝酒了,去到神仙那里居住,从此千万年长生不老。陶渊明认为把酒戒了他就可以做神仙了。
然而,真戒了么?没有!他在后来的诗里又写道:“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他恨自己喝酒喝得不满足,陶渊明为了喝酒连神仙也不做了。
戒还是喝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要清醒时候身体上的舒泰?还是追寻朦胧中灵魂上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