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的动力
《有效学习》里面第一章就讲到了,主动探索和发现事物的价值感及意义,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拿学英语来说,老早就想过要学好英语,那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看到人家英语好羡慕了。很显然,这不能把它看成是学习的某种动力。所以零零散散到现在都没有学好过。动力不足,三天晒网,两天打鱼。
2,学习不设限
看到过一些文章,说碎片化时间很难学到东西,就一直很矛盾。听了课程后,矛盾散去。很难学到东西,是否是自己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或者自己学习的意愿不足。在所谓的碎片化时间里,用到猫叔提到的第二种方法,对书或某个知识看个大概,了解基本概念基本词汇,然后去向牛人学。在碎片化时间里,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在碎片化时间里,会看到很多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还要时刻提醒自己,贪多嚼不烂。
3,近距离感受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跟什么样的人接触。我们是不会跟那些厉害的人有机会接触的,因为存在这个想法,导致裹足不前。与练瑜伽的人近距离接触之后,会促使自己更想锻炼身体;与优秀的人接触后,想法更加积极,做事更加有动力。
很多道理,其实听了都不难。唯有行动,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