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很早聊完国文兄不想在那所学校之后,就想写一些东西,权作交流之用。只奈何次次兴起,次次罢笔。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我们还从理想与现实说起吧。
记得我们刚毕业时,就想过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挥洒自己的热情,用爱成就理想。最早我亦选择去了学校,后来不喜欢那种“住监”的感觉离开了。之后就很少去学校工作了,一方面是不自由;另一方面人际亦有些复杂,就像你说的那种。我无比厌恶这种无谓的内耗,于是亦选择退出。到现在,我有些怀疑要考编的意义了。除了有一个安稳的环境,它大抵什么都给不了我。我想要的理想,那种柏拉图式的自由学院,永远都无法做到。最近,和一个托管的辅导机构,和人家在一起聊了聊。一方面觉得很涨见识;另一方面,我觉得要想实现理想需要完全自己做。但这确实要承担更大的风险,需要有更多的勇气。所以,我一方面要去备考,一方面又有了更大的兴趣去做辅导机构的动机。我想造就一个独一无二的团队,用我们的理念,我们的生命去影响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这大概就是我从教的初心。这些年,我徘徊过,迷惘过。但回忆起初心,我觉得一切似乎都很值。
前天去看过托管机构之后,好多东西似乎都想明白了。我从上班第一天就想教会孩子们独立思考,用思维点亮生命之光。从不重视成绩,这个检验的方式。这些天,我又想起之前读过的一句话:“一个老师要先让孩子们学会应付考试,而后去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如果一个老师不能让自己的学生应付考试,就不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老师只会应付考试,也不是一个好老师。”似乎更明白了这句话。也更加发现到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问题。在管理班级上,我似乎有种“空想共产主义”的意思。甚至我还在班上告诉四年级的孩子,人是可以管好自己的,不需要主子,只有动物才需要管理。我想给他们一些自己管理自己的自由,不想对他们耳提面命,亦不想和他们之间变成猫鼠游戏。我希望我们会是平等的,在同一个层级之上的。不过想想看,这确实违背了教育学的规律。即使是如杜威般关注儿童,也是站在儿童以上的角度去指导儿童。用活动去发展儿童。
说完这些碎碎念,我们来说说你遇到的问题。你的感觉我全部经历过。在和你理念不同的人在一起工作,特别是他是你领导的时候,格外烦人。一是会让你觉得工作特别累,二是像你说的磨损你的成就感。对于年轻人,尤其像你我这样的,“三无”青年(没女朋友、没车、没房),成就感似乎会更让我们在意。如果你不认同这点,欢迎和我继续交流。正因此,我才更会觉得打造一个属于自己团队的重要。一群内涵理念相似的人,在一起互相打磨,会有惊人的能量。(在我看来是这样。)至于你不想继续从事教师这个行业了,我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也不是第一次要放弃做这个了。但每每想到最初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初心,还是会觉得经受的磨难值得,每一天会有一定的意义。会有一定的成长。你可以继续在学校,但我觉得学校人群基数确实偏大,杂事多,私立学校稍好。但一定要有时间能复盘一下。对于动物进食来说,这就是反刍。有时候,我发呆的时候,会想自己应该怎么管理学生。我有时觉得,应该设计完善课程设计,用兴趣引领学生;有时我会想像看过的美国老师那样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而最终我发现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像是生活,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发发呆,去反刍,去回味。当然,人脑是健忘的,总会忘记那些痛苦的记忆;至于像电兔子前挂的方糖般的快乐,似乎也会忘记。由此,这才是文字交流的意义啊!
愿你我都会一帆风顺得找到最值得走的路吧。虽然明知没有一帆风顺的路可以走,但我们仍热切的盼望着,这种事情也是极好玩。有句话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其实何止啊,在看不到远方时,连前途都是黑暗的,道路却也更显曲折。那好,就祝我们有一双慧眼吧。希望暑假有缘可见,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