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刷到一条视频,讲的是:做完和做好,这二者的差别。
做完和做好,这二者有什么差别呢?
这条视频的观点是:做完和做好这二者背后是思维的巨大差别。
其中我摘录了两句话:
001.做完是任务思维,做好是目标思维。
002.做完是打工思维,做好是成长思维。
这条视频我看完后,很受启发,静心思考了一会,我也总结了一句话:
做完是消费思维,做好是投资思维。
01
做完和做好,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背后确实是巨大的思维差别。
记得我刚大学毕业那会儿,做了一份仓管的工作,那时候很迷茫,不知道做什么工作,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因为身边有位做物流的朋友,所以在他的建议下,我找了一份仓管的工作。
仓管这份工作我做了有一年,当时的领导也蛮喜欢我的,并且经常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我做,因为我总是能够把工作做的很严谨,很少会出错。
而当时身边的很多同事,他们只追求做完,做完后等待着到点下班,至于工作做得好不好,他们从不关心,无非就是出错了,第二天被批评几句,不扣工资,不疼不痒。
我这个人呢,太要面子,若是领导当众批评我,我会很难受。
后来想想,这也许就是我不允许自己工作出现错误的一个原因吧。
那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也从来没有去认真的观察这个细节,更不用说还会去思考这背后的思维问题。
直到27岁那年,我才意识到,原来这背后是思维的差别。
02
27岁那年,我已经转行了,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向。
我进入了互联网行业,接触了新媒体,正是因为新媒体,需要写作,而写作需要深度思考,所以那时候我才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就是思维。
在当时的那家互联网公司,部门领导也很喜欢我,喜欢我的原因我归为两点:
一、作为一个互联网小白,我特别好问。
二、工作当中的很多事,我总是思考的更深,并且把所思所想与领导交流,希望提升我们的部门业绩。
那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一方面是为了多出业绩多赚钱,另一方面是希望尽快提升自己。
前者是为了当下的生活,后者是为了自己的未来。
虽然当时咱只是个打工的,但不能被“打工”这个标签迷惑了,打工思维不可取,要一直保持着成长思维。
打工的上限太局限,我不想一辈子给别人打工,那样在很多事情上会失去选择和自由的权利。
所以,在保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趁年轻,要全力投资自己。
03
有句话说: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你自己。
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但落实到行动上,多数人都做不到。
这就像我们都知道要知行合一,可是“知”容易,“行”却很难,这也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
投资自己,需要具备投资思维。
投资思维的本质是满足我们内心的渴望,而非欲望。
满足自己的欲望,是消费思维。
满足自己的渴望,才是投资思维。
你有多么渴望做好一件事,又有多么渴望做成一件事。
只有做好,才极有可能做成。
若只是做完,距离做成就太远了。
@我是夜渔 。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