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圣旨宣番国使臣上朝,使臣见到皇帝,行完礼之后立在一旁。李白这时候开始了他的表演。只见他紫衣纱帽,飘然而立,有神仙下凡的神态,手里捧着番国国书站在左边侧柱之下,大声朗读,一个字都不带差的,番国使臣大吃一惊。
李白说:“小小番邦不讲礼节,还好我朝天子心胸宽阔,不与你们计较,回复的诏书已经拟好了,你好好听着!”番国使臣战战兢兢地跪在台阶下面。
皇上命人把七宝床放在龙椅旁边,取了阗白玉砚,象管兔毫笔,独草龙香墨,无色金花笺,反正看名字就都是好东西,要是一般百姓的东西,只用笔墨纸砚来描述就足够了,这毕竟是国书,得用最好的东西,倒不是奢侈,是不能让番邦效果低看了天朝。
都准备好了,李白又开始了他的表演:“启奏皇上,我的靴子不干净,怕把您的席子弄脏了,希望您恩准我脱了靴子再坐。”
这皇上肯定是同意了,对一个小内侍说:“给李学士脱靴子。”
李白又说:“臣有一句话,还希望换上能赦免臣的狂妄,我才敢说话。”
皇上说:“你随便说,我不怪罪你。”
李白说道:“我之前入试春考,被杨太师涂了卷子,又被高太尉赶出门去,我今天看到这两位在朝,我心里非常不舒服,还请皇上亲自吩咐杨国忠给我捧砚磨墨,高力士给我脱鞋,我这样才能神清气爽,然后拿笔草拟诏书,替您说话,才能不辱使命。”
这皇上正在用人之际,也不敢违背李白的意思,只好传旨:“杨国忠捧砚,高力士脱靴”。这俩人心里琢磨着,之前考场中侮辱了他:“这样的书生,也就配给我磨墨脱靴。”今天仗着皇上一时宠幸,就来报复。不过心里再怎么琢磨,他俩也不敢违背圣旨,敢怒不敢言,事该干还是得干了。常言道:
冤家不可结,结了了无歇。
侮人还自侮,说人还自说。
李白此时洋洋得意,穿着袜子过去坐在绣墩之上。杨国忠把墨研好了之后,捧着砚台站在旁边。要是论爵位,怎么也轮不到李白坐着,而杨太师站着。只是因为李白要替皇帝发言,皇上就用特别的礼节宠他。杨太师呢?奉旨磨墨,圣旨又没让他坐着,所以只好在一边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