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国学盛行/流行。易中天,于丹,**……喋喋不休霸屏。可惜,时过境迁,往事如烟,现在大众的关注热点是科学,养生,健康环保。之所以如此,需要反思。对国学的解读,是否到位?依照论语新论语,照本宣科翻译为白话文,适当的插科打诨,美其名曰寓教于乐~其实,也就是参照娱乐贵圈的综艺节目套路,为了梁上的腊肉,娱乐大众而已。痛定思痛,国学,需要开展一次寻根之旅。
一般认为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吉祥三宝 ,这个只是表象。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在易释道,易经易学(推荐吕嘉戈的《易经新探》,梁致堂的《易经秘籍》),佛学(法相唯识禅净圆融)和老子道德经。儒学及之后的理学心学,其实是没有宗教名号的宗教,而佛教在原始佛教阶段和后来的某些宗派如法相唯识宗和禅宗,反而不像宗教。老子,一种思想。儒学,其实剽窃了且篡改了易道的很多东西,搞得面目全非似是而非南辕北辙,在易道通俗化的过程中弄巧成拙成了庸俗化,成了山寨品。易释道洗心(人生及宇宙真谛),儒家洗脑(统治阶级的御用文化工具)。
21世纪,中国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需要用具有现时代特色的语言来解读阐释(绝不是包装修饰,也不是日新月异地升级换代大发展),以便为中华复兴切实助力。如果能在易释道之前加上“马”,组成“马易释道”,马恩哲学来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则必然会马到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