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昨天和一个朋友跟另外五六个人一起玩,混在一起时,深刻感觉到,从事的工作不同,生活领域不同,语言、感兴趣的东西、处世方式差异巨大,开始出现分分秒秒呆不下去的烦躁。有趣的事发生了,朋友微信我,告诉我她观察到的每个人的行为和语言。我知道她和我同样无法融入,微信她要么找理由逃走,要么安静地做个观察者。朋友是做法律工作的,强大和灵活如她,她回我说,做个观察者也很有意思。于是我们开始体验这个有意思的身份,这一角度的转换,也让我的心情和状态发生了转变,不再烦躁,不再抗拒他们,对这些新的接触有了前所未有的收获。
做个观察者真是个不错的视角,帮你摆脱身在其中的情绪。正好看到一篇写心理学家丹.艾瑞里的文章,他高中时身体被严重烧伤,经过一段生不如死的痛苦治愈期,这段时期,他对自己和别人的观察、研究帮他渡过了难熬的岁月,也成就了他的职业。你生活的如意和不如意,成为你观察和研究的客题,你是不是会有飞跃的感觉。
记录
我过于相信自己的大脑,不喜欢记录,甚至认为记录会降低记忆力。我越来越知道这是个会让自己受害的错觉,因为不记录会丢失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它在你记的那里,你可以找到它,不记下来,你以为它在你的大脑里,其实早已找不到。并且记下来,是一次再吸收,再创造,并能证明,你们确实建立过链接。最近,听我上课的录音,也有惊奇的发现,我一直以为我对老师讲的内容都听到了,当我听录音时,发现,怎么会有些没听到的新东西,只能承认自己的错觉否定了真实的面貌。
思考
小区里有位六十来岁的老年人,经常从垃圾筒里翻找象纸盒、矿泉水瓶这样的能换钱的东西,昨天我晚上出门散步,远远看到垃圾筒上趴着一个身影,闻到一股浓臭的味道,走近时,果然是那个老年人,他快速麻利地翻找,还时不时地警觉地看着过往的路人,找完后,再飞速离开。他不是个精神异常的人,定是觉得这样做很不光彩,但毕竟能卖钱。他这样做不违法,也伤害不了别人,可是,对他个人来说,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呢,不以这种鬼鬼祟祟和惹一身臭的样子。我给他设想过,他可以在垃圾筒旁设个告示,纸盒、矿泉水瓶另放,或换一种赚钱的方式。离小区不远,有个大的农贸批发市场,水果蔬菜便宜二三元,批发一点,在小区门口卖,很容易赚得他翻找纸盒、矿泉水瓶的钱吧。可他为什么不做个转换呢,因为他在做他最熟悉的方式,一直以来一直做的方式,不会思考有更好的方式替代,从来不想,所以生活就是这样继续下去的,被自己一直来的生活淹没,不能跳出去反观一下习以为常的生活而作一下改进和提升,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不过是层面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