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命都来自于光与爱的源头
女儿4岁多了,最大的愿望是可以飞起来。她时常一脸向往地感叹:妈妈,我好想飞啊。有时她会烦恼得大哭起来,眼泪一把鼻涕一把:我想飞,呜呜呜,可是为什么我不会飞!
在上舞蹈兴趣班时,老师说女儿有时会走神,眼睛看着窗外发呆。对女儿的发呆,我一点也不挂怀。我知道女儿是个快乐而有爱的孩子,平时在家看书或玩游戏时是很专注的。走神,一定是因为她又沉浸在自己的内在世界里了。
我知道,在她那个小小的肉身的躯壳里,有一份我永远无法企及的广阔与精彩。她的灵魂里有一份飞翔般美妙,超越了时空、年龄、物理身体的局限,与天地万物自由交融,来去自由,不受一切束缚。那也许是她来到这个身体前所熟悉的状态,而今生有了身体后又渴望回归的状态吧。
记得有一次,我打趣问女儿:你是从哪里来的小天使呀?女儿说:我是从小天使和小精灵和圣诞老人那里飞来的,我们都是同一个地方。我先飞到了白云里,又飞到了太阳上,又飞到了你的肚子里然后就变成了你的宝宝。我原来是一个小天使,为什么要飞到你肚子里呢?因为呀,我想要找一个妈妈,想要抱抱妈妈,亲亲妈妈,我就变成你的女儿了!
当时感动得无以复加。我知道,她说的是真相。
每个生命,都来自于光、爱、自由的源头。
这一生,我们带着自己的生命成长课题,选择了不同的灵魂剧本,带着源头的神性进入到地球上的身体,品尝一切酸甜苦辣,原本是为了体验源头的爱在不同维度中的丰富性。——就好像身在光明中,会不知道什么叫光明,需要带着好奇走进黑暗中体验一下,哦,原来这个不是光明,原来那个就是光明。
从无条件的爱与无限自由的源头,进入一个实实在在的身体,来感受有条件的爱和有限的不自由的人生,这是一份多么有趣的体验。
更有趣的是,为了我们更全然的体验这一切,我们灵魂程序事先进行了设定,我们一进入身体,就忘记了我们的真实身份和生命缘起。——用民间故事的说法,叫做喝了孟婆汤,一投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除了一些修行境界极高或有特殊因缘的转世者,比如一些转世活佛或民间灵媒,可以入胎不迷,今生的意识中依然保存着灵魂记忆,大部分人的累世讯息,都会在意识层面忘却得一干二净,只沉寂储藏在阿赖耶识中(现代灵性学的说法叫阿卡西档案)。
因着这份忘却,大部分人越成长,越容易焦虑、恐惧,和迷失——其实那是一份原始的分离焦虑,与源头的光和爱分离的焦虑。就好像电影《大护法》中,花生人与母体黑花生分离后,如行尸走肉,整日贴着假眼睛假嘴巴,成为恐惧的奴隶,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是谁。
然而,在内心最深处,每个人都有一种最深的渴望,就是回归源头,与源头的光与爱连接。
就连一个四岁的孩子也不例外。
人类最根本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
讲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小时候的最大的心愿是——发明长生不老药。
那时我约莫四五岁,和女儿现在差不多大,却对这世界的一切有种天生的眷恋和执着。对于人有一天会死掉这件事,我一直忧心忡忡——据说死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想想看,永永远远都看不到听不到这世界上的一切了,这世界发生的一切都和你没有任何关系了。这简直是我能想到的最可怕和悲哀的事情。
我于是立下志愿,以后要发明长生不老药。虽然这个愿望被大人笑话了好几年,但是我至今仍记得那份坚定的的渴望。
长大后,这份基于死亡恐惧的愿望渐渐隐退了。然而对生死的真相,对人生意义和意识世界的好奇,却一直在内心种子般生长——这般看来,我现在所从事的道路,也是早就埋下的种子吧。
有趣的是,我曾在一次深度催眠中,体验过前世回溯和类似死亡的感受。
记得那次催眠中,我身世极为悲催,从出生时就是弃婴,被扔在茅草屋的一个破篮子里。长大后,没有朋友,没有爱人,风餐露宿,以苦力为生,直到后来孤苦患病而终,暴尸山坡。催眠中体验死亡的那一刻,我感觉灵魂离开了身体(和聊斋中魂魄出体的镜头是一样的),无限轻盈喜悦的,不断向上飞升,不断靠近源头明亮的光芒。于此同时,那一生的经历如电影快进镜头般闪过。直至抵达云海般的上空,光芒中有许多着长袍的天使伸出手臂,说欢迎回来,然后给了我一个拥抱,那拥抱中无条件爱的感觉,胜过了人间一切父母、爱人、亲情和友情的千百倍。——这些体验,和我后来看到的一些濒死体验的描述,几乎一模一样。
这时,催眠师问我,为什么我会有这样悲惨的一生?我残存的头脑意识原本以为,我看到的一定是我上辈子作恶多端的报应画面。然而实际却是,我带着不可遏制的喜悦回答她,因为这是我的选择,因为我这一生就是想要体验什么是没有爱,什么是不被爱。因为在天上,都是在永恒的无条件的爱,呆久了有些无聊,就很好奇,没有爱的人生是怎样的。
随着对身心灵领域的探索,脑洞大开后,对死亡的认知更加轻松与释然。且不说灵魂是否真的永生,且不说我那次催眠体验是真是幻,当我越来越多的探索自己的内在,越来越多的活在当下,我已渐渐不再有死亡恐惧和死亡焦虑。
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是人类的基本恐惧。这份对永远终结的恐惧存在于所有人和集体之中,比如国家害怕灭亡,文化害怕失传,企业害怕破产。比如在小孩中普遍存在的怕黑、怕鬼、怕动物现象,或者对食物的排斥等,也是死亡焦虑的投射所致。
既然死亡的焦虑伴随着人的一生,那要如何战胜死亡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每一个当下,带着觉知,做真正的自己,活出丰盛绽放的生命。当我们不再把生命能量投射在未来和过去,只是专注于每一个当下的全然绽放,生命的体验就会超越时空的有限,抵达宇宙的无限。
一个人越是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一个人越能全然活出生命的光和爱,越与内在那个神圣的源头紧密连接,死亡的恐惧就会越来越远。——通俗的讲,越能好好活,越不怕死。
历经多年的内在探索和成长,现在的我,每一天都和自己的内在(或者说宇宙,真我,生命),有着非常亲密且美好的关系。我感受到生命如此深情地爱我。而我也如此敞开和深情爱着生命。
于是,生命的每一个发生都成了一份无与伦比的礼物,再也不惧怕一切未知了。
生命觉醒程序的启动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事先设定好的觉醒程序,只要时机一到,按动程序,就回带我们连接源头,回归无条件的光与爱。这些程序,往往藏匿在人生极大的痛苦中,比如遭遇生死、重大疾病、重大负债、重大感情挫折等等,那些看起来不能承受之重,让人升起极大的出离心,强烈地渴望认识生命的真相,离苦得乐。
而这份强烈的渴望就是生命觉醒程序的机关。一旦启动,痛苦会如迷雾消散,生命变得明亮而开阔,而相关的人、事件、资源会自动出现匹配,带我们的意识回归与源头的连接之中。
在这个时代,集体意识前所未有的苏醒,地球能量逐渐从物质丰盛的时代迈入到精神丰盛的时代,人类探索内在心灵、回归源头的渴望,从未像当今这么迫切。
愿世间的每一个人,生命每个当下,都如一朵莲花亭亭,无忧亦无惧,生而不迷,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