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上课,我提问C同学回答问题时,B小声地嘟囔了一声答案,坐在B旁边的A情绪炸毛了,双手捂耳朵,哎呀一声大叫起来,并怒目圆瞪看着B,所有的同学都回头看她。其实B抢答问题,在课堂上太常见了,没想到A会这么大的反应。
我一看A这种情况,必须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于是开始用“照相机法”(我我你)客观描述,让她感觉到自己的情绪,以及身体的反应,她在我的引导下脱离情绪源开始关注自己时,神情逐渐缓和,捂耳朵的手也慢慢地放下来(根本就没捂紧),我看她情绪出现松懈,就开始正向肯定她帮助同学遵守规则的动机,A被激励到了,神情恢复正常,于是引导着她想出怎么提醒违反规则的朋友,达到和她一起成长的目的。她想出了三四个方法,每一个我都给予眼神和肢体语言的肯定,最后让她选出一个最有效,同时满足我好,你好,大家好的答案,她选择用肢体语言提示同学,同学也表示乐于接受。
以上情绪处理满足了你好,我好,世界好,先情后理,先跟后带的沟通原则,也使用了四步消极情绪处理法,初见成效。
2、晚上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她郑重地对我说:“妈妈,今天五页的英语,我只有两页背全对。”我立刻想到我怎么和孩子进行积极有效地沟通,同时从这件事情提升孩子的正向能量。于是我大声“哇!”了一声,满怀赞赏地说:“五页你都能背对两页哎!”结果孩子立刻给我反馈:“妈妈,听到你哇一声,我心里感觉可高兴了,我都知道错的三个地方是哪里,下次我一定好好努力!”我被孩子激励到了,同时也感动了,不由得说:“好样的!”
在孩子遇到不如意时,全程无说教,只需铆定在拉升孩子能量的焦点上,再和她进行正向有效地沟通,往往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