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去一百年美国的GDP的年均增长只有7%,但整体上市公司的复利增长达到了10%,明显高于整体GDP增长。而上市公司中的优秀公司,能够达到15%-20%的增长,又再上了一层楼。整个社会都是呈现金字塔式的,越顶端的掌握的资源越多。投资人类,就要投资人类中的精英,而这个精英组织就是企业。我们不仅要投资企业,还要投资企业中的精英企业,这就是上市公司。所以股票投资,其实本质就是投资人类精英中的精英的那个极少数群体,这种投资方式在大概率上肯定是要成功的,我们投资目标可是最精锐的少数,怎么可能不成功呢。投资的本质就是投资人类中的精英群体。
二、一个底层家庭要向上层突破是非常困难的,各种资源都被固化了。股票这时就显示出它的非凡的战略地位。股票就是精英阶层的资源,底层的人,通过投资股票,分享了上层的资源。从而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和复利增长,实现把家族从最底层脱离出来,命运的逆转,可以与精英阶层有了竞争的资本,自己也成为精英阶层。股票这个投资工具,给予我们成功的最大可能性。通过股票这个工具,可以简单的将精英阶层的资源变为我们的资源。分享了上层的资源,他们发展我们就跟着发展,他们成功我们就跟着成功,而他们衰落了,我们便离开寻找下一个精英企业。借助这个好工具,实现一代又一代的复利增长。
三、虽然我们无法预测股价的短期走势,但我们可以预期长期的趋势。虽然股价无法短期预测,但我们可以根据过去百年的历史统计知道,强者恒强,优秀的企业大概率会继续优秀下去。只要这个优秀的企业继续年年赚钱不亏损,那么长期下来,他们的股价必须是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投资获得收益。识别出一个伟大的企业,然后投资它,比起自己创造一个伟大的企业容易多了。社会的一切的财富都是由企业的组织形式创造的,其他的投资物不可能高于企业这个第一社会推动力。1802年-2012年各种投资品的年均回报率,股票是7.2%,房产是3.5%,债券是2.8%,黄金0.5%,现金-1.4%。
四、永远记住,投资股票的起点,就是投资于优秀的企业,这是一切投资的前提。事业最难得就是传承。培养一个企业家是极之困难的,但培养一个投资家却非常容易。只要培养他的战略思维,长远的眼光,还有足够的耐心,即可成为优秀的投资家。用长远的眼光去选股票,就会变得非常的容易。股票一大优点就是它的流动性。之前已经说过,这个超级流动性,可以使我们将一大笔投资瞬间从一个将会衰落的行业转去另一个兴旺的行业,在全球任意的地区进行切换投资。这是一个超级武器。但一般人用不好这个超级武器,常常被这个武器伤害了自己。关键就是由于超级流动性带来了投资的随意性,甚至沦为赌博的工具。乱投资乱搞,期望一夜暴富,或仅是想赚一笔快钱换个新手机。一天到晚看行情,一天不交易心理就难受,一个月不交易一次就要疯掉了。
五、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本身。所以每一笔投资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假设我们将这个公司整体买下来,你愿意这样投资吗?买了这个公司之后就退市了,你还愿意这样投资吗?如果在这个公司投资你全部的家当,以后你全部的财富就存放于这个公司之上,你愿意这样投资吗?尽管现实中我们无法购买整个公司,但无论买多少股票,都要把它看作是购买该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将自己当成是一个企业的所有者,我们就是这家公司老板,要用经营者的思维去思考,这家公司是否有前途,未来是否能够产生良好的效益。
六、第一圣道是从战略高度重视股票投资的意义。股票投资是突破财富固化的利刃,也是财富传承的坚盾。第二圣道是从本质的深度去说明什么是股票投资。股票投资的本质是投资于人类的精英阶层,具体表现形式为优秀的公司,投资股票就是投资公司(投资如果不树立优秀公司至上的理念,可能会被各种各样的投资机会所吸引,所迷惑。要理解透投资赚的钱到底是,均值回归、套利、牛市等市场波动的钱,还是企业本身稳定增长的钱,我认为最本质还是企业稳定增长。)。
七、投资也就是从主动性收入过渡至被动性收入。劳动性收入过渡至财产性收入。因此投资越早开始越好,从第一份工作收入开始就应该结余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投资。投资无法离开好行业好公司这个基石。任何的投资技巧,只是在这个基础上锦上添花。我们不能本末倒置,过于追求技巧而忘记根本。大巧若拙,真正的技术是无需追求技巧,直击事物的本质。就是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低估买入优秀公司高估卖出,就已经融合了投资永生,股票本质,复利投资者一系列原则。也就是说当你能够做到低估买入优秀公司高估卖出,后面一系列的如何才能够投资永生,买股票的本质就是买公司,如何追求百年复利投资等等一系列原则,你就已经达到了。这句话必须好好感悟。
八、在我的投资生涯中,最可怕的陷阱是,以高估的价格买了优秀的公司。这种对长期复利的损害,远远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力。这种损害甚至比买进垃圾公司还大。垃圾的公司大家都知道它很差劲,市场对它没有预期,给予的估值非常低,所以垃圾公司尽管未来没有什么成长的可能性,但由于你买入的价格足够低,往往不至于损失太深。而高估买进那些美好前景的公司,往往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尽管这些公司未来增长的确不错。这是西格尔教授在《投资者的未来》提出的增长率陷阱。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在价值投资中是不适用的。无论一个企业未来看似有多诱人,多么有成长性,以高估的价格买进,都是非常的愚蠢的。市场上常常出现一个声音,“这个公司将会下一个苹果公司,下一个可口可乐,下一个沃尔玛,下一个XXX”这种愚蠢的诱导往往包含了一个前提,无论用多高的价格买进都能赚大钱,愚蠢之极。为了消化过高的PE,动不动就要花费10年甚至20年。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一生大概只有那些50年的投资黄金期,这个损失之大,触目惊心。我认为更需要关注的是PE,无论一个企业净资产有多高,但如若这些资产无法产生利润,最终就是垃圾,毫无意义。追求利润的增长才是我们根本的出发点。(格式投资偏重PB安全边际,巴式投资偏重PE稳定增长)
花几十元就买到别人一生的智慧总结,世界上没有比读书更好的投资了。
九、买便宜还是买成长这个世纪争论,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中庸之道,投资那些适度的便宜,适度的成长的公司。凡事不走极端。(戴维斯长期持有稳定增长股)
投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投资那些已经成功的公司,不是投资将会成功的公司。一个成功的公司,背后实际上已经失败了一万个,实际上的概率可能比这还低。我们投资了一个成功的公司所带来的收益,远远不能覆盖投资9999个失败所造成的损失。稳定压倒一切。那些在一个稳定的行业里,做到前几名的公司,拥有稳定良好利润的公司,就是已经成功的公司。它的品牌已经得到认同,真金白银的利润就是最好的成绩单。这些公司看似没有太大的成长空间,每年的增长大约就10-20%,因为增长稳定,又不太高。烦躁的市场总是喜欢追求高增长,不待见这些增长缓慢的公司。所以这些已经成功的公司往往有较便宜的价格,比起那些可能会成功的公司,便宜很多。这种方法是选择不出下一个腾讯,下一个XXX,不需要!我们需要的是持久的稳定性,安全性。
十、股价=每股盈利*市盈率
每股盈利上升是缓慢的,特别是一些稳定的公司,每年的增长大约是10%-20%左右,不会特别的高。此时想获得超额的股价收益,让股价的收益率超越每股盈利的收益率,就必须依靠估值的上升也就是市盈率的上升。每股盈利上升10%,市盈率上升10%,而股价却上升了21%,每股盈利上升50%,市盈率上升50%,而股价却上升了125%。每股盈利上升100%,市盈率上升100%,而股价却上升了300%。这就是戴维斯双击的基本原理。这就很容易理解投资低估值的价值股的重要性。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尽管现在价值股增长不高,市场给予的估值不高,但物极必反,市场景气的时候,价值股也有变成成长股的时候,迎来了高增长的时期。这样市场也乐观了,从低估值给了高估值,这样就完成一次戴维斯双击。戴维斯双击是投资中非常重要的原理,一定要熟记于心。
十一、我投资公司,首先是一个优秀公司。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未来公司是否高成长性难以确定。但现在的低价却是确定的,是已经唾手可得。那些低价是确定的这点我们要首先保证,先把它选择出来,能占的便宜先占了再说。未来是否有高成长那是后话,那是市场的故事。这就是投资低估值的价值股的最终收益常常高于高估值的成长股的原因。当然并不是说,选择最低PE的股票就可以了。低PE的先决前提是这是一间优秀的公司,公司优秀,然后PE才越低越好。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损不足,奉有余。
十二、我的最终结论是投资一个已经成功的公司,并且会持续成功的公司,至少不会太快衰落,在衰落之间给予足够的时间空间让我们撤离(只买已经成功的稳定增长的大公司,远离低概率的成长股,不要被成长公司成功后的高倍数收益所迷惑)
付出沉重的代价,让巴菲特说自己从购买价格便宜的一般企业,进化到购买价格合理但优秀的企业。对于重金融的行业如银行,或拥有容易变现的资产的行业如地产,这些行业可以用PB法来选股。其他诸如重资产的制造行业,折旧特别大,净资产变现难,不宜用PB法选股。
买低PB,花一元买两元的资产,这个原则性没有问题。但真正的投资逻辑应该是花一元买两元可增值的资产。(公司得稳定增长才行)资产的关键是看这个资产是增值资产还是一个负资产,所以PB估值法只适用投资于长期升值的、资源短缺、有效流动性的、真实易于估算的企业。要避免生产型、工业型、农业型、低流动性、无法有效估计的企业进行PB估值。
PB估值方法,是在一个优秀公司的前提下,资产是增值的资产前提下,综合其他方面因素,PB越低越好。无论天灾还是人祸,说到底还是选择优秀的企业,选择诚信的管理层,这些资产交给优秀的企业去经营管理,净资产日渐增长。增长了的资产来年又可以继续增创效益,如此形成复利效应。而平庸的企业随时间增长可能会出现亏损,净资产也会不断地流失损失。所以其实无论是任何估值方法,大前提还是必须在优秀的企业中进行选股。(再加一个好的行业,强周期性行业从长期看就是比不过稳定增长弱周期的行业,好行业,好企业,好价格)
正是因为上市公司留存了我们的利润,代表我们去投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去考察公司本身是否存在行业的复利环境。有些行业天生就是难以持久的复利,我们要寻找那些天生就具有复利基因的行业。
我们只投资股票,而且只投资股票中的优秀公司,只在价格低估时才买入,这就意味着,所有看似将来会成功的公司不会进入我们的候选名单,因为我们只投资已经被证明成功的公司,不是将要成功的公司。成长股、消息股、热门股、题材股、收购重组股,通通淘汰。
十三、把投资范围限定在以“全球利润最高的500家上市公司”为投资蓝本,优中选优,优中选便宜。公司优秀,价格便宜是我们唯一的选股标准。虽然我分散投资于多个股票,但不是乱分散,我是始终投资于最优秀的企业,全部企业按净利润计算均可排入世界500强,这是属于1%的精英企业。同时我投资的时机也非常的好,经历多年的等待,终于等到不高于10倍市盈率的投资良机,我整个投资组合的平均市盈率只有7倍左右。中国内地加香港的股票一万多个,低于10倍市盈率的股票不足100个。这又是另外一个1%。1%的1%,这是万里挑一的集中投资。
分散投资,形散而神不散,始终投资于股票,始终投资于最优秀的公司。持有多个优秀的公司,相当于持有大量的各种资产。集中投资,优秀而便宜的公司永远只是少数,比例永远只有1%。什么都投资,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错误。(U兄对于持股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我不选择30个左右分仓滚动持股法,也可以像U一样严格。选择分仓滚动持股,数量比较多,可以相对放开条件,但核心一条是否敢于越跌越买是要坚持的,买入后越跌越狠自己是否开心是感受到机遇还是恐惧。有的公司虽然是细分行业龙头,但是公司小、市值小、或者说虽然有价值有安全边际,但是几乎没有增长甚至在亏损,这种类型的公司买入后不断下跌我能高兴吗?我敢越跌越买吗?)
十四、我目前投资组合的平均市盈率在7倍,假如未来十年之中,让我等待到一次市场乐观的机会,在21倍卖出,10年估值翻了3倍。这部分的年华收益率达到了11.6%。这部分收益是由市场产生的,不是由企业盈利产生的,是市场乐观气氛给予的溢价。同时我投资的这些优秀,在未来十年利润增长三倍是非常符合预期的,利润增长与估值增长相乘,那么我十年后的预期收益达到十年9倍,年化收益24.5%。
没有依靠势,我五十年的投资生涯只能取得2187倍的收益。依靠势,我五十年的投资收益将是4782969倍的收益。所以投资于优秀的公司,只占成功投资的一半。另一半是在低估时候买入,高估时卖出。
真正的投资者,非常的清闲。将一切交给规律去处理,交给时间去发酵。投资者唯一应该忙的事是思考。思考如何布局,思考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上面,多观察少买卖。不要轻易的买入,买进了也不要轻易的卖出。当然这一切是因势利导。优秀公司是长期等待大势来的基石,因为它等得起。大势不来,它便依靠利润内生增长推动股价上涨。大势来了,那是如虎添翼,相得益彰。
自从我参透了投资之道,财富来来如洪水,再也不需要为贫困而担忧。走上投资之道,富可敌国是必然的事情,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根据对各国优秀公司的收益率统计,优秀的行业领导者平均收益率在15%左右。是的,全部的上市公司是10%的收益率,而只要你选择一些行业领导者,这个收益就轻松提高了5%。长期来看,这是天与地的差别。
转自雪球价值投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