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独立之后的好处,就是能独立决策要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喜好,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才发现人是自由的,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由的代价是孤独,孤独没有什么不好,孤独的时候,你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个时间可以去体验和经历,做你想做的事情,塑造更理想的自己。
关于孤独,我们应该去了解它,而不是与它刀剑相向,斗得遍体鳞伤。
《百年孤独》一书作者讲道:孤独原本是人生常态,生命中曾有过的所有绚烂,都将用寂寞偿还。
孤独,是大都市人的通病。很多人都害怕孤独,为了避免孤独,有的人会强行让自己去融入一个圈子,结果导致确实“孤独感更甚”。
独居的第三年,从最初的孤独感强烈,到现在的享受独处时的自在。
因此,白天忙于工作和交际,下班后的生活,就喜欢回到住处,一个人做做饭,看看电影,听听音乐,遛遛狗…享受专属于自己的独处时光,没人打扰,也只有这个时候,内心才会变得平静,人也真正感到放松下来。
孤独,是一种自由的选择状态。我们并不是不爱社交,只是选择性社交。我们会和亲人,好友保持联系,维系情感。
我们也会留有一个专属自己的时间,去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创造自己的精神小世界,让内心变得更充实。
独立的生活,意味着大多数时候要独自面对各种问题,然后独自决策和选择。面对众多的选择,有时很害怕选择,毕竟选择的背后,意味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而敢于接受自己选择的好坏,有勇气和担当,即拥有了对人生的掌控感,因此,无论结果好坏,也自然能接受,人也会越发的有底气和自信。
规划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思考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然后朝着方向一步一步去努力。
关于自由,最害怕思想闭塞导致的不自由。除了生理上病痛痛苦,在每个阶段,还会遭遇认知不够的痛苦,当问题出现,认知不够,就容易陷入痛苦之中。
在没有完全独立的时候,其思想价值观主要来源于身边的人,当经历和阅历不够,就会出现对事物的看法太过单一和固执。
面对认知上的痛苦,以前都是习惯性的选择逃避,后来发现,每一次痛苦,其实都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认知的机会。
正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讲到:“事实上越痛苦的经历,越能磨炼意志,开发潜能,提升自如应对困境的能力,甚至还可能感召他人争取同样的自由。”
每一次认知的提升,都能进一步的解放身心。主动去了解问题,了解痛苦背后的原因,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做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同时还能让内心足够的印象深刻,并且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保持主动的输入,而不是被动的输入。被动输入太多,价值观就容易被牵着走。
主动输入,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而不是选择逃避。
比如:在我焦虑的时候,不是靠转移注意力就能解决焦虑的问题,而是要明白焦虑的原因是什么,有可能是因为工作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人际关系,有可能是因为攀比...
不同的焦虑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书籍,也可以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搜索同类型的话题,然后借鉴解决方案。
做一个独立主动的人,即主动思考,主动行动。
关于主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讲到:“所有积极主动的人都深谙其道,因此不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咎于环境、外界条件或他人的影响。他们根据价值观,有意识地选择待人接物的方式,不会因为外界因素或一时情绪而冲动行事。”
拥有独立思考和保持阅读的习惯,可以让我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多个角度去进行思考,不容易因为质疑和反驳的声音然后变得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