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听到东阳幼儿园斯婷园长《幼儿园课程文化与环境》的讲座,了解到她在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课程游戏化的新理念的过程中,积极践行环境感染人的“活教育”的理论,本着支持儿童在感知、发现、操作和探索中成长的环境愿景,“诗意课程”和“乡土课程”正散发着艺术、多元、互动、生发和延展等课程“活”环境的独特味道。
创设的环境是儿童将会记住的最喜爱的地方吗?是最富有个性化、舒适的儿童喜欢的场所吗?是能够激起儿童感官体验,充满探索,选择和自由的环境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展开对幼儿园环境的探寻。
一、主张环境支持重要性的理论家及其观点
蒙台梭利:教育对儿童的巨大影响,是以环境作为工具,让儿童收到环境浸染,从环境中获得一切,并将其化为己有。环境要能解放精神,促进独立并且允许活动,同时优美、安全和有序。美观很重要,她要求儿童活动的环境和材料色彩相协调。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应该发现能激励他们的环境,这样才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活动中,并且想要“实施他自己的经验”。皮亚杰:教育应该做一名细心的观察者,这样才可以创设对儿童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和提供相应的经验。维果斯基:要求教师成为细心的观察者,能用观察中获得的信息,为儿童创设亲身体验的互动环境。并支持他们的学习。
主张环境支持重要性的理论家及其观点
瑞吉欧教育法中,环境有以下特点:
1、美观,环境中有精美的材料和空间,每一处都备受关注,没有一个角落、一面墙壁、一块天花板或者地面被忽略。
2、高度个性化。通过照片、材料、艺术品和记录单,反映儿童的文化和兴趣。
3、通过“激发物”(包括活动、材料、能引发思考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想)不同类型的事物(逼真的物品、五颜六色的优美物品、自然物、真的家具、工具和器皿),以及优美的摆设和陈列(强调材料且反映从新的角度去看事物理念)鼓励儿童与材料互动。
4、鼓励儿童用不同方式表达思想,每个幼儿园都可以有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艺术教师和一间艺术工作室。将艺术作为表达思想和知识以及拓展思维的工具。
5、欢迎儿童、家长和教师,并视他们为教育的三大主体。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移情、联结紧密、分享知识、恐惧和希望,以及建构共同的价值观和意义。
6、通过设计合理的活动空间,“丰富儿童经验,促进沟通,发展关系”。首先,为儿童提供小组活动或者单独活动的空间。其次,记录丰富的空间环境并存档。
7、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
什么是儿童视角?也是儿童立场,所谓儿童立场,就是成人愿意放下身段,愿意站在儿童的那边去,有意和儿童变得一样高,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或观察周边的事情,设身处地想儿童对某件事情产生什么行为与想法。
符合年龄特点:以本班幼儿的阶段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同时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与学习兴趣。
尊重幼儿兴趣
判别环境是否幼儿喜欢的标准
专注 坚持 没有时间感 不觉疲意 动机十足
关注幼儿需求安全需求首要考虑
儿童生理上的需求
归属感 和爱的需求
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引发幼儿互动
作为设计者,我们的目标是创造充满自由和快乐的地方。在那里,童年的魅力和神秘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有灵气的地方可以令儿童的灵魂得到满足。引发幼儿互动,充分激起儿童与材料的互动,明确材料蕴涵,凸显教育价值提供组合材料,创新操作方式;支持、启发、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
二、如何打造儿童视角下的环境
儿童需要在有营养的环境中长大。所以要:基于幼儿园文化定位的环境。园长先要带领团队,认识自己的幼儿园,了解自己的幼儿园。
1、链接理念:
自在教育理念下的诗意课程自在:意指身心舒畅。心中好不自在。道家指无所达致,自然而然的存在状态。“自在”在环境里是一处什么的味道?那是“融入自然地奔放感”。广阔、狂野、孤寂,这就是我们的自然母亲,像那猎豹,就在身边,优美,犊情深。不过我们都早早地和自然母亲断了奶,钻进了只和人交往的社会。孩子与大自然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没有人能够像孩子那样会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感到新奇,也没有人能像孩子那样怀着真实的情感和大自然对话。
自在是“满是温馨的舒适感”,自在是“尽是书香的遨游感”诗意:身心自由地状态。我们课程理念下环境是:自然的,浪漫的、有爱的,有原创力的、自由和积极的带着文化味道的环境。
2、链接儿童
幼儿园因孩子的存在才被赋予了生命。儿童的学习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进行的。环境要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快乐地与环境互动。环境的关注点落脚在哪里?
审美情趣。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曾说:“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教育所致。”
蒙特梭利主张的环境目标是:“尽量使成长中的儿童从成人那里独立出来,这指的是,要为儿童提供一个能让他们自我服务——自己生活——没有成人及时帮助的环境。”
情感温度。有温度的环境是温柔的、吸引人的,会引发儿童去触摸、去感受、去体验、乐意去接纳的环境。来自大自然的温度、儿童自己的温度、老师的温度,来自于师幼互动的温度。环境中人与人之间融洽的氛围环境远远比物质的环境来的重要,老师和孩子 ,孩子和孩子 之间一定是像家人一样平和自信、和谐鲜活的,是有合作、有交流、有互动,而且是充满关爱、平等的氛围。
学习品质。瑞吉欧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
显性层面上,环境是支持儿童投入游戏和建构经验的场所。
隐性上,折射出教育者所传递的世界观。
通过空间环境的“留白”设置,为幼儿提供作品展示、自我表现的平台。也避免了“满环境”带来的压抑感和视觉疲倦,留白的手法让幼儿的视线聚焦于学习,也给我们以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自由有则。关注秩序,3——6岁儿童是秩序感形成的关键期。儿童用自己看得懂的方式刻录的一日活动安排。有安全感的环境,是固定却又有弹性的一日活动安排。
尊重孩子、尊重自我、尊重内心。变化有趣。
我们尝试给孩子“惊喜”,通常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想知道为什么,并且创造出新的可能性。“惊喜”还可以引发讨论、诱发新思想或激发兴趣。意外惊喜给孩子们带来好奇、激动和喜悦,它是所有孩子应得的礼物。
3、链接文化:链接乡土文化4、链接课程
(一)“诗画”环境意境
“悠悠花草,缓缓入心,园子里满地草绿,溢满泥土芳香,滋养着四季的庄稼,园子中间有一股溪流,花石相伴,有一艘小船悠悠,倚靠于旁。微风略过,飘过一园花香,满墙凌霄,后院小池塘里鱼儿悠悠,旁边饲养区羊羔咩咩,仿佛吟唱着田园的诗歌。可以看到石榴宝宝已咧开了嘴,晶莹剔透,就像他们闪亮的笑脸;也可以闻见,桂花满园飘香,木头园,几只偌大木鹿正仰着脑袋与孩子嬉戏,看!孩子们生活在这座诗意的小森林,自在成长!”
(二)“诗韵”环境布局
把自然请进幼儿园。幼儿园品味的基本愿景是每个空间都散发着本土文化带来的感动和韵味,如家以至。减少色彩的运用,避免三种以上的色彩,幼儿园运用统一的自然原木色调或相似色调,将它们呈现在同一片空间里,提供和睦和温暖的基调,给人以和谐、统一的美感。以质朴为基调。彰显自然文化的幼儿园,地板、天花板、墙饰等设计装饰均为木质饰面,内外大方朴实,呈现素、雅、明、凈,焕发着自然气息和自由放松的氛围,增加环境的舒适度、布置的艺术性。
(三)“诗趣”环境材料
幼儿园的很多材料,比如木片、干花、树叶、树枝等,都从户外和大自然里找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日常材料的积累为学习性区域提供了充足保障。场馆的材料高低结构材料结合,由教师、幼儿以及家长自主收集,进行分类与整理,有序地收纳到孩子看得见、拿得到的地方。幼儿在与材料互动中感知、探索、发现、创造的过程中引发更多领域的学习,达成儿童与自然的和谐相长,获得更加丰富的经验,联动、开放和自主为核心组织路径,将环境交给儿童,将学习赋予儿童,满足儿童精神、灵性以及学习发展的需要。
三、以儿童视角进行环境评估
1、在这里我明白我是谁,我在幼儿园和家里喜欢做什么。
2、我看到了可以让疲惫的妈妈、爸爸、奶奶或阿姨舒服地坐下来休息并与我和老师交谈的地方。
3、在这里可以发现自然界的东西(如自然界的物体、动物或生物样本)。
4、这里有一些闪闪发光的、神秘的、神奇的、有魔力的东西。
5、我的老师每天都会在这里留下一个特别的东西,这样我就可以多次使用它,并试着更多地了解它的特性以及它的工作原理。
6、这里有一些材料,我可以用它们来表达我所理解或想象的东西。
7、在这里我感觉自己很强大,并且精力充沛。
8、在这儿,我可以通过读写和角色扮演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9、在这里有一个舒适的地方,我可以离开群体,在这儿独处。
10、在这里我能看到我的名字,或者我经常在这里写我的名字。
11、在这里我可以了解我的老师一他们喜欢什么?不在幼儿园的时候,他是怎么支配时间的?哪些人和事对他们来说是特别的?
我们知道,幼儿园环境是课程创生的来源,是课程实施的载体和结果,也是基于儿童的生活实践、游戏探索等形成的多元化课程资源。学习中记录着自己所思所想,筹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断渗透和改进。让自己幼儿园的环境“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