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觅我心中的诗》一文里,我提到了“乐观的悲观主义者”一词。近来又和朋友稍微讨论了一下这个问题,所以这几天我闲暇时思考的便是这个问题。
我不清楚对于这个问题我能想出些什么结论,也不知道结论的正确性如何,但我知道我是有必要对此展开一番讨论的,因为如何看待悲观与乐观是我价值观的一部分,会悄无声息地影响我的决定,进而影响我日后的追求。
第一个问题是,悲观,悲观主义,消极,这三者是有区别的。
①悲观:指精神颓丧,对事物的发展缺乏信心
②悲观主义:泛指对宇宙、社会、人生悲观失望的态度、观点和理论
③消极:指不求进取,消沉的
悲观主义者是指那些对许多方面持失望态度的人。既然是持失望的态度,说明他对这些方面的内容是经过许多思考的,思考过后得出了一些让人难过落寞的结论(结论正确性不能判断),便只好接受现实,成为了一个悲观主义者。
从悲观主义者的这个行为来分析,他们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种执著,所以就持续地去思考与探索问题的答案,这到底其实是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而且这种形式比浑浑噩噩地吃吃喝喝更加深刻一些。思考后得出了结果,发现这些问题的确是令人悲观的,因此便勇敢地去接受这个结果,于是就成为了悲观主义者。
这与平常说的消极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消极的人大多是没有思考过或者是没有寻求到这些终极的问题的答案的,又不想让日常的各种痛苦折磨自己,于是便只好消沉,只好沉沦,这就是消极,是很主动的悲观。
而悲观主义者是因为看清楚了问题的真相,并且有接受真相的勇气,因此才变得悲观,是很被动的悲观。这与消极者相比,高下立判。
周国平老师的这句话可以作为一个论证:
一个人热爱人生便不能不执著,洞察人生真相便不能不悲观,两者激烈冲突又达成和解的结果就是超脱。所以,超脱实质上是一种有悲观约束的执著,有执著约束的悲观。
——《人与永恒》
这种超脱与罗曼·罗兰所说的唯一的英雄主义其实是一致的。这也正好解释了木心先生说的“悲观是一种远见”的意思,正因为对生活的各种问题有了长远的见解——让人悲观的见解,但是依旧要去热爱生活,所以就只好接受这些见解,让自己更好地去生活。
当然,以上说的都是持积极态度的悲观主义者,他们是因为积极而接受悲观。另外一种是消极的悲观主义者,他们是因为消极从而变得悲观,两者的本质是有差别的。
为什么说我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呢?难不成我经历了很多大风大浪,然后看透人生?我这么年轻显然是不可能的。我接受悲观是因为我思考过许多的这种问题,从前写的那些文章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再加上读过一些书,对一些问题有了些简单的结论,并且发现大多数哲学家都是悲观主义者,那么我有理由相信那些终极问题的答案是令人悲观的——即使不是我想出来的。既然现实如此,便只有去接受现实了,这样在未来明白生活的真相的时候,我会好过一些。
有个人问木心先生:“您是悲观主义者吗?”
木心答:“其实悲观主义是看透了,但保持清醒、勇往向前。释迦牟尼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可是他的大雄宝殿题了四个字——‘勇猛精进’。悲观主义止步,继而起舞,这就是悲剧精神。”
可以这样说,得不到快乐而仍然快乐的才是真正的悲观主义。
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喜剧是来源于悲剧的,最高级的喜剧里面,悲剧的影子是很浓烈的,只不过用喜剧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来而已。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和《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都能看出悲剧色彩来。
用终极的虚无淡化日常的苦难,用彻底的悲观净化尘世的哀伤,这也许是悲观主义的智慧吧
——周国平《人生哲思录》
某种意义上,悲观主义是最彻底的乐观;但乐观不能转化成彻底的悲观。所以我总觉得,乐观自然有乐观的好,但悲伤总归要更长远一些深刻一些,能到达新的世界,这就是一种远见。
这使我想到了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时,才能深切体会生命的意义。
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时每刻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最终结果。
思考死亡,然后反思生活,这就是“向死而生”。带着对死亡的敬畏活着,那么生活不可能漫无目的,生活就会更加充实,相当于以一种倒计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人终究是要死亡的,这是悲观主义者悲观原因之一,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积极者便由此获得了勇气——既然是要死亡的,那我还怕些什么呢?于是便以此勇气去对抗生活,去追求一些自己想要的。
木心先生是笑着挺过文革的,笑着说:“从前有信仰的人以死殉道,我以不死殉道。”这句话就是最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么想来的话,我们日常的烦恼与痛苦,其实都算不了什么。
向死而生并不意味着真的选择去死,而是意味着在邻近绝望和死亡的那一刻,选择更好的去生存。既然无法改变过去和现在,那就把握住现在去改变未来,即使未来的最终结局是既定的,但是不能成为逃避的理由,反而需要的是为这个结局镀上一层属于自己的意义。
生活经常令人绝望吗?当然。还前进吗?必然。
其实正是因为绝望,才能够这样通透地前进——在众人颠沛流离惶惶不可终日之时,笑着挺直腰板向前走,以不死殉道。
既然选择了向死而生,那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执笔 by 春风沉醉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