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着这一节,有一个关键的理念逐渐明晰:人们并非直接实施教育,而是借助环境这一媒介间接为之。在学校这一特定场景里,学习环境的构建以教材为基本媒介,然而,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知识,常常与口头语言和实际行动所承载的鲜活经验存在一定的脱节,或是滞后于这些经验。
当学校将教育的重心单纯置于教材以及教师的讲解之上时,与之相应的教育教学环境便潜藏着制约经验生长、导致经验板结化的风险。更为关键的是,这种环境必然会偏离民主与教育所共有的底层逻辑——交流。交流,本应是教育中最为灵动的部分,它能让知识在思想的碰撞中鲜活起来,让学生在互动中真正理解知识背后的意义。但过度聚焦教材和讲解,使得交流的空间被大大压缩,教育也因此失去了许多活力。
书中也提到:教学环境与非教学环境共同构成了教育环境的整体。课堂教学所产生的教育意义,无论其性质是积极还是消极,都不会被局限于课堂之内,它必然会向更广阔的空间扩散。如果学校之外的社会环境是民主的,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积累的交往经验必然是丰富而鲜活的。在这种情况下,若学校的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形成鲜明反差,那么学校教育就难以培养出未来的民主公民。因为学生在学校中所接触到的封闭、缺乏交流的环境,与社会中的民主氛围格格不入,这会使他们在进入社会时难以适应。
相反,若学校之外的社会环境不够民主或偏离民主的轨道,在杜威看来,学校此时就肩负着更为重大的使命。学校需要全力营造民主的交流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未来的公民才具备发起或响应民主社会改革的能力,才能够在不理想的社会环境中,为推动社会向民主的方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必须重视教育环境的构建,打破传统教育中对教材和讲解的过度依赖,积极营造民主交流的氛围,使其与社会环境相呼应,共同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具有民主素养的公民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