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某样东西,就会乐于为它付出时间。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写到:根据教育工作者的经验,不少青春期的少年,并没有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他们缺乏“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识,很容易成为“问题学生”。为什么大部分人拥有足够的自制力,能避免贪图一时安逸的恶果,却有相当数量的人不懂得推迟满足感,最终成为失败者?大部分迹象表明,在这方面,家庭教育起相当大的作用。
换言之,孩子的自制力不足,不懂得推迟满足感,是父母的过错。
父母的过错之一是本身难以自律。
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学习论认为:
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经常是对榜样模仿的结果。儿童的很多态度的获得,往往是模仿父母或与他关系密切的人的结果。
如果父母本身难以做到自律,不懂得推迟满足感,只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而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井然有序,孩子自然会心领神会。
父母最大的过错是没有给予孩子真正的爱。
什么是真正的爱?作者写到:
我们爱某样东西,就会乐于为它付出时间。
您爱花吗?如果从没有用心照料过花,最多称得上是喜欢,而不是爱。一个真正爱花的人,必定会花时间去观察、去照顾、去欣赏。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是一样,真正的爱,是花更多的时间去照顾他们、陪伴他们。
让孩子学会自律,需要父母付出精力和时间。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就无法深入了解孩子,就不知道他们在自律方面,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反思一下,我们不少为人父母者,包括我自己,似乎更擅长训斥、甚至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这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怨气和不满。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花时间了解孩子,会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吃蛋糕、做功课、撒谎、欺骗、逃避任务……也会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他们掌握分寸,张驰有度。
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更需要父母付出精力和时间。孩子在心理或功课方面出现问题,通常不是短时间内造成的,解决问题显然需要更多时间,而且还需要承受痛苦,此时父母若能与孩子一道经受痛苦和折磨,孩子会领悟到父母用心陪伴的一片苦心,他们会提醒自己:我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
父母的爱心至关重要。作者写道:
父母付出的努力越大,孩子感受到的重视程度,就越是强烈。父母的珍视让他们懂得珍惜自己,懂得选择进步而不是落后,懂得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弃。他们将自尊自爱作为人生起点,这有着比黄金还要宝贵的价值。“我是个有价值的人”,有了这样宝贵的认知,便构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这也是自律的根基。
孩子的自尊自爱,是自律的基础。自律的核心,就是学习自我照顾,承认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并采取一切措施照顾自己,这是走向自立的关键。这些心灵的财富,来自父母表里如一的爱,来自父母持之以恒的照顾,这是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
看完这一部分,对李老师课上所讲的“亲子关系的核心是爱”,有了更加真切的理解。李老师还强调:爱要表现在行动上,如:陪陪、夸夸、亲亲、抱抱。当我们自己说自己爱孩子时,不妨自问一下,我们每周能拿出多少时间陪孩子?我们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多少?我们是否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爱孩子,从花费精力和时间陪伴孩子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