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上存有不少书,只是目前没有特别想看的一本的。
《生活,写下来》依然是在微信读书app上偶然遇到的一本书,依然是被前面的简介、序言和阅读部分正文内容吸引而读的一本书。
查看数据,才知此书我是6月份就发现,截止今天10月9日才读完,历时四个月,前后加起来看了22天,累计时常7小时,单日阅读最久(即今日)1小时38分钟。
总结自己这两年来看的书,主要根据微信读书上系统统计的数据分析,大部分书都是花六七个小时。
这个阅读速度,应该很一般。只是我在想,倘若我多专注点,稍微提高一点阅读效率,一本书我大概花6个小时即可,一天若能抽出早晚2个小时的读书时间,那么我基本可以做到三天左右读完一本书,一周读两本,一个月读8本,一年可以读100本左右。
只是可惜,我向来坚持不了,或者说不能一直保持一个习惯,一直做一件事。
虽然我读一本书的速度还可以,可常年要我每天都保持这样的阅读速度从而达到一定的量,应是做不到 ,一时半会是做不到的。
看书对我来说,既没有养成一个每日必做的习惯,也容易受心情和其他现实因素影响而不读。
另外,我好像也没有很刻意去追求阅读数量,并不是读完一本,马上就拿起第二本马上又读,期间我还想总结并写出来我读完一本的收获,以及花点时间寻找下一本想读的书。所以,一周要读2本书,对我来说,不是非此不可,也就不会做到。
至此,算是给自己没有做到一周读两本书的交代吧。
-
下面该进入读完《生活,写下来》一书的主题。
从书名基本可以看得出来,此书的主旨是讲写作,给想写作又还没入门的“未来作家”讲了一些关于写作的方法论指导,真诚而实用。如果非要我打出推荐指数,我想我可以给到四颗星。
此书是针对我自己想要提升个人写作能力而看的书,看完是觉得有不少收获,但并不打算对它写读书文章公开发表在某号上。因为凭借自己的网感和之前的新媒体工作经验来判断,此书它本身能引起的受众就会比较少,共鸣也就会更少,写出来肯定不会有多少人看的,所以就不想写。
可只是读完“觉得很有收获”而已,我倘若不写下来些什么,或许很快我就会忘了我到底收获了什么。
正在我纠结写还是不写的时候,其实我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两个声音在叫我写。
一个是“不想写”的声音,不想写的原因,正是此书中作者所说的——即便没有什么想写,不知该写什么的时候,也要写,把这个状态和原因都写下来,也是一种写。总之,就是要开始写,每日都写,只有开始写些什么,才有其他可能。
另一个是“觉得很有收获,具体却说不出来”的声音。这是从《海面阅读法》里发出来的,是我这几年一直都比较关注和欣赏的作者所提出的读书文章写作方法论之一。她说,读完一本书不要读到觉得似乎有收获就行,最大的吸收就是读后把它写出来,写成读书文章,这样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就在这两个声音的作用下,我敲着键盘至此已有1000多字。
我很确定,我不会把此文公开发布在某号上,因此只为自己而写,随便写,想到哪写到哪,不拘小节,不拘结构,不拘篇幅字数。
不要问我这样写有何意义,正如此书作者所言,写下来本身就有意义。
对于我们这种心里总有万千种念头万千种情绪又常常想写点什么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在心里脑里堆积得越多越垃圾,写下来就是对垃圾的梳理,把该清理的清理,给自己来一场心灵疗愈;把可能有用的留着,可以备将来写作不时之需。
可见,写的意义也很大。
-
再回到读完此书的具体收获上。
我总共做了160条想法笔记,最多的是划线,是对作者所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观点表示认同。而且这些大部分我都记不住,现在一个也说出来。
按照惯常的写法,只能罗列出它最触动我的四个点。
第一是序言里的推荐语。
多年来,我意识到自己对有些文字没有抵抗力,看到第一眼就会被吸引住。就如此书中第一篇署名叫陈年喜的推荐序《把痛苦化为倾泻的快乐》:
“笔尖仿佛一位带路者,带我去到那些走过的、走着的和永远不能抵达的远方。”
“每当我完成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忽然有种释然的轻松和愉快,仿佛放下了一块沉重的东西完成了一件沉重的托付。
所有的写作无非是有话要说,而完成一次写作,就是把要说的说出来,这个过程就是把所有的生活、命运、肉体和心灵承诺的痛苦倾泻出来的快乐过程。其实,写作也是一场自我审视,自我发现,自我成长与丰富的过程,它将教会你许多关于个体与世界的过程。”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难以成为一位作家、诗人,但声音比沉默本身已包含了不一样的意义。”
我具体说不出他的这些文字哪里好怎么触动我,可能是说出我的心声,也可能是给了我写作路上一点光明的指引,总之这些话特别打动我,让我看上一眼就喜欢,并且让我萌生渴望,渴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写出这样有魅力的文字。
也就是这篇推荐序言,让我首先对此书产生了真正的兴趣,有了往下读的念头。
第二是写下来,不想写的时候也把不想写的状态下来,写本身就是意义,也就是上文第二部分说,在此略述。
第三是创作要先以完成初稿为第一。
欧内斯特·海明威曾说:“所有的初稿都很糟糕。”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观点,挺让我打开眼界的。
曾经我都以为好的作品,都是浑然天成,不加修饰的。我写不出来,是我没能力,是我没天赋,别人写得出来都是人家能行,却不知别人的初稿其实也会很不堪。
我因为自己曾经写扑过一本书,因为写了好些文章都没有写出一些门路和名气来,而一直对写作摇摆,既想写又怕写不出好的东西,从而一直没有坚持好好写,想尝试的新作也迟迟不敢动笔。
如今看来,我对写作的认知很不够。
书里作者针对初稿的论述,对现在的我来说有莫大的敲醒的作用。
她说:“就写作的基本原则来说,初稿要做的只是把内容写下来。我们只需要把所有的烦恼放在一边,把内容都写到纸上。它不必按正确的顺序进行,我们也绝对不允许自己去评判自己所写的东西是好是坏。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它写出来。”
“记住,你的目标不是写下优美的散文或拥有敏锐的洞察。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在稿纸上写下文字。”
“不要奢求第一稿就写出不刊之论,先想着怎么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然后再去润色我们写下来的文字。先完成,再完美。”
多么一针见血。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还没开始写,就各种担忧顾虑,总想要怎样准备才能写出完美的书稿。
其实考虑得越多越难下笔,只有开始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初稿才是第一重要的。
当你把初稿完成了,其他你想要实现的才有可能。
四是修改。读完此书我才知,原来好的作几乎都是靠改出来的。
没有那么多的天才作家,大家的作品,都是在花大量的心力,经过不断修改才呈现最佳的模样在我们的面前。
在讲修改文稿的章节,作者开头引用了一句名言,斯蒂芬·金说的“关起门来写作,打开门来修改。”
接着还引用一个外行朋友的行业术语指出她应该怎样完成写作和修改:“他告诉我,技术开发人员的目标是MVP(最小可行性产品),这是一个不花哨、但能完成基本工作内容的产品,此后你可以在这个产品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打磨和完善。”用在写作上,也就是“不要试图创作一本好书,而是专注于完成一份勉强能让人接受的书稿。”
也就是这个建议,帮助作者完成了她的另一本著作《亲爱的读者》。
在后面她十分详细地介绍了如何修改文稿,如删除日常生活与主题无关的情节片段、增删修辞避免时间转换、不合时宜的语气、太多的解释和背景故事、引用和副词,句子越简单越好。
一字一句看完她的修改过程,最终呈现的版本,内容和原来一样,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给读者的体验完全不一样,情绪、氛围和人物关系亲密度都出现了巨大差别。
第一次,让我感受到文稿修改的魔力。
想想前段时间自己写的比较好的几篇文章,其实也少不了后面反复修改的功劳。只是没在看此书之前,我是完全没想到,在一本书的创作里也需要修改作用。
再想想五年前自己大笔一挥,撸起袖子就干,写出的第一本网络小说,每次每章节都是即时完成即时发表,完全没有腾出修改的余地,以至于最后呈现出来的成品,只有个位数人看,等于无人问津。
原来我处女作创作的失败,最大原因是在于没有修改,而不是我完全不会写。
找出这个原因,忽然让我对自己写作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在书中第四部分《完成工作》开篇,作者引用了一位名叫弗兰·勒博维茨作家的话:
“当我开始完成真正的工作时,我意识到写作比不写容易得多。不写作可能是我遇到过的最让人筋疲力尽的职业。它会让你失去理智。不写作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本应该写点儿什么却什么都没写。”
我被这话狠狠戳到。
从这一点来看,不写作比写作更痛苦。
一直以来我自己就是这样,当把自己很想写的东西写下来的时候,内心就像放下了沉重的东西,对自己终有了交代一样如释重负,又夹带几分成就感。反之,想写一直没得写出来时,内心就特别难受痛苦,越积越多没写的,沉重感也随之越来越多。
就像这两年已经积累了好些文章没精力去写,构思了几本书也没时间去落实,憋在心里,总渴望爆发出来。
我想,现在应该是时候了。
我要好好安排一下时间,去把这些想表达的都表达出来,一吐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