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人来说,2017年的国庆假期是非常完美的。喜逢国庆,又恰与中秋期遇,可以完满地休息上八个整天。
于是乎,朋友圈里到处是天南海北的旅游抑或是回家团聚的温馨。大家难得一解辛劳,以慰大半年的忙碌。
于国人而言,唯有中秋可以与春节媲美,因为她们有着同样的团圆意味。无论你身处何处,只要举头望月,便会萦绕着对家的思念。唯有中秋圆月可以让人想家、想家人、想起过往人生中的所有记忆!
正当华北平原还在夏意未褪之时,我的家乡内蒙古高原已然已是重重秋景。每年的中秋,预示着收获的到来,人们在秋风瑟瑟中,收获着一年的辛劳。
不是妄言,内蒙的西瓜可以说是最好吃的。巨大的昼夜温差决定了它的甜度,鄂尔多斯高原温软的沙土决定了它的沙度。于是乎,“保沙保甜”便成了内蒙西瓜引以为傲的标签。而每年的八月十五,便成了内蒙人一年当中与西瓜的最后告别,吃完了中秋的西瓜,也就预示着只能明年再吃。
每年的八月十五的晚上,西瓜成了主角,加上节前预备好的炒米,把半个西瓜里的壤用勺子挖碎,撒上几把炒米,便成为内蒙人每年中秋之夜最为馋人的美味——西瓜粉炒米。
除了西瓜粉炒米,家里自制的月饼也是中秋之夜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吃食。靠近于晋陕甘一带的内蒙人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人们,他们每年必然有两次做月饼和吃月饼的时节,一次是中秋,一次是春节。
“打月饼”是八月十五前非常盛大的一件事,人们往往会两三家六七人共同在一起打月饼。女人们负责和面、拌馅和扣月饼(用模具做出造型),男人里的技艺高超者则负责烙月饼。在炕火炉上放上平底大锅,上面再有一层铁片上放上碳,然后用泥把碳糊起来,再把上下碳火一起点燃,上下齐供火。美味的月饼便是在这样的三翻六烙中成为了我儿时记忆里永远不会忘却的一幕。
内蒙的月饼不像其他地方的月饼一样品类丰富,没有各种千奇百怪的馅料。内蒙月饼主要以红糖拌面粉为主料,家境丰盈的人家可以加一些花生、芝麻、青红丝之类的罕物。
要说好吃,还就是当属刚出锅的月饼,滚烫入手,面香十足。红糖在高温的上下夹击里释放出了充溢的甜热,与面香交织之下,美味无与伦比。内蒙人做月饼,一做就是一大缸,几百个月饼。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月饼无疑是全家人最好的吃食。大人们去地里收割,带上月饼便可中午不用回家吃饭,省去了不少时间。孩子们带上些月饼,便可充当中午的“小餐桌”,不用回家吃饭。还记得1989年,刚上一年级的我被老师从桌子里搜出不少早已发酶的半块月饼,被罚站了呢。
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人的一生似如一缕飘萍,飞往何处永远是未知数。年少时,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草地,曾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永远离开那里。在努力时,也曾怠惰过,在奋斗时,也曾失落过。感谢命运,让我在成长中收获了些许成绩,离开了贫瘠。但着实来想,在蔚为大观的繁华世界里,我们又算几何?只愿自己走过的每一步人生路都是脚踏实地的路,人到中年,上下老小,不要飘忽而忘本,不要狂妄而忘根。
生活中见过形色人等,有的自谓聪明,有的着实聪明。有为义者,有为利者,为义者不贪利,为利者不讲义。活不明白的人用伪饰来掩盖无知,活得明白的人永远不狂妄。人,只有在思索中前行,要明白自己的言行在别人眼里的模样,方能成人!
中秋之夜,雾都石家庄无月可赏,妻儿外出,独自关灯自书一篇,以聊表对往事和生活的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