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花》是铁凝六年磨一剑而创作出的一部四十四万字的长篇巨著,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来形容它最合适不过。小说将“历史”作为底色,展示了冀中平原一个叫笨花的小村庄的民俗风情以及几代人的命运沉浮,呈现出过去的中国近五十年的历史画面。在看似平凡的描述中,不仅让人感受到笨花村中人情的温暖,民俗的悠远,更是从中看到了一个民族在国家危亡之际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铁凝通过简朴、温润、准确、结实的叙述表达了平凡人的生活,展现了冀中平原“笨花”小村的温暖,描绘出一幅广阔的深邃的融壮阔雄浑于平凡之中的历史长卷。
“笨花,洋花都是棉花,笨花产自本土,洋花由域外传来。”铁凝以此作为小说的题记,可谓是意蕴丰富。“笨花”契合着本土文化的特质,由这个词便可见其中蕴含的民族意识,“笨花”二字可谓是一语双关,明指中国本土的棉花,以此命名的种棉花的小村庄,展现了冀中平原一个小村庄的农业生产特点,乡土风貌可见一斑;暗指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笨”实质上也展现了中国传统农民辛勤劳作的特性,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本土意识。将笨花与洋花明确的区分开来,展现了冀中平原农村人民强烈的抵制外来侵略的意识,从中可以看到笨花村人浓厚的民族意识和归属感。正如铁凝自己对写作初衷的解释:“我希望写出人情中大的美,和生活中的情趣。在闭塞环境中人心最终保有着道德秩序和智慧,在狭窄的东西里面有着相对永恒和宝贵的东西,那是一种积极的美德。”
一.笨花村的风土人情之美
1.笨花村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可以说,《笨花》是一幅民俗的展示画。铁凝在小说中对冀中平原笨花村风俗的描述极其深入。小说以西贝一家为开端,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乡村小院西北一家人的生活图景,继而又引出整个笨花村的黄昏:门前打滚的牲畜,鸡蛋换葱的小车,卖酥糖烧饼的老人,卖酥鱼的骗子……还有笨花村特有的历史悠久的风俗,流传在笨花的拾花时节的“钻窝棚”,关于笨花来源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这些民俗的嵌入,让人宛如身临其境,真切的感受到纯朴自然的乡村生活。
2.笨花村处处充斥着温暖的人情,让人感受到乡土世俗的人情美,人性美。小说着墨最多的是向喜,全篇记叙了其几十年的命运沉浮他本是卖豆腐脑的普通农民,由于他的勇敢机智,最后屡立战功,成为一名有名的军官,但他始终坚守着道德准则,有着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担当,不断的把积攒下来的军饷寄回老家,说明他有着极强的责任意识,孝敬父母,关爱妻儿。为了不屈服于日本人主动放弃高官厚禄甘愿回家当个挑粪工。最后为了解救同胞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不是乱世中的英雄,最终也没有在军界和政界混出名堂,但是他有着最朴素的内心道德秩序 ,最终他的归属还是笨花村。”向氏家族与邻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友善。取灯与同艾,向文成之间的关系也相处的十分融洽,从他们的相处中可以感受到一中纯朴自然而又格外率真的人性与人情之美。小说的笔调是很简朴,温润的,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笨花村的温情。
二.笨花村人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笨花村人有着自己的道德坚守。向文成本可以有着很优渥的待遇,但因为心中的民族意识,道德底线而放弃了高官厚禄,拒绝为日本人做事,甘愿回乡当一名卑微的挑粪工;他的儿子向文成虽没有直接投身革命,但他也尽最大的努力为革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瞎话尽管平时“瞎话连篇”但一旦面对日本人他就表现了充分的机智和勇敢。
2.笨花人有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取灯、文麒、文麟勇敢的参加了抗日战争,有备、武备也是勇敢的参加了革命。总而言之,在民族危难关头,笨花人充分展示了他们强烈的民族意识以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笨花》这部小说真的是意蕴丰富,铁凝以平实的叙述方式向我们展示了笨花村人几十年的命运沉浮,同时又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农村生活图景,让人读来眼前一亮,给人一种很浓烈的感染力,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