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暑期出游结束了。
今年女儿主动提出去成都,本来觉得成都太远了,行程可能会太仓促,不过,既然是孩子主动提议的旅行目的地,我们就同意了。
提前半个月订了机票,成都之行就要成行,心里还是很期待的。毕竟成都美名在外,是国内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其实我们早有打算,只是时间总是不允许,今年总算如愿了。
8月21日晚上10点由无锡飞往成都的飞机,由于航管,延误至12点多才得以登机。
到达成都双流机场时已经凌晨3点了,根据行程安排,我们准备先去都江堰和青城山景区,于是直接打车去了都江堰预订的酒店,没想到预订时间有误,而此时周边酒店客房已满,眼看着要露宿街头了,酒店老板娘联系了隔壁尚未开业的一间客房,才得以入住,此时已经是凌晨5点了。
迷迷糊糊睡到将近10点,被楼下街上的各种吵闹声吵醒了,于是起来洗漱一番,准备旅游的正式行程了。楼下就有都江堰灌县老城的各种小吃,蒸饺、玉米糕、茶叶蛋,吃过早饭,小吃店旁几步就是一座很雄伟的门楼,称为“南桥”,造型古色古香,横跨在岷江的内江之上,站在桥上望着奔流不息的岷江水第一次被如此气势的江水震撼到,脑中立刻浮现杜甫《登高》中“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
过了南桥,就是都江堰景区,久负盛名的都江堰是来成都的必到景点,景区内山水之间被打造的和谐自然又气势磅礴,特别是都江堰水利工程,鱼嘴、宝瓶口、人字堤,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滔滔江水被驯服后的畅快。
感受了都江堰的气势,过了安澜桥就登玉垒阁,据说是当年杜甫在此登上玉垒峰写下“锦城春色来天地,玉垒洑云变古今”而得此名。登上玉磊阁的最高层就能俯瞰整个都江堰景区,以及城区,远处的山簇拥着岷江,被都江堰驯服后,淘淘江水成了滋润成都平原的玉露,养育天府儿女。
第二天的青城山之行明显没有了第一天的兴致,因为体力已经有些不济,虽然坐了缆车上山,但仍有很多山路要走,而且青城山比都江堰景区的玉垒峰要高得多,再加上青城山是道教圣地,除了道观分部错落有致,景色并不出众,和都江堰相比此处是静谧之地。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之行虽然说不上惊喜,但也算差强人意。可是,接下来的成都游却倍感无奈。
从都江堰回成都可以坐快铁至犀浦再转乘地铁至宽窄巷子附近的酒店,一路顺利,两天的都江堰行程已经使得体力不支,到了酒店洗澡休息,准备晚上去逛如雷贯耳的宽窄巷子。
一觉醒来,已至傍晚,楼下有共享单车,地图上显示距酒店不远,于是骑车前往,果然不过几分钟就到了宽窄巷子,巷子口耸立着刻着logo的牌坊,此时游客已经不少,怀着激动的心情往里走,街口的两边是怀旧墙,可以看到上个世纪的时光。留影留念之后,迫不及待的想进入美食圣地,做一回饕餮。
我们不觉已经来到了宽巷子,可以说是摩肩接踵了,两边的各色商家灯火通明,美食琳琅,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这真的只是“看起来”美好,一旦让价格不菲的各色“美食”入口,之前的种种美好就烟消云散了。
这就是美食圣地?原来是由各种各样的角色组织的一场秀而已。主角是谁呢?游客?商家?还是自媒体?谁获益了?我觉得肯定不是慕名而来的游客。
接下来的两天,又去了熊猫基地、杜甫草堂、武侯祠、锦里、春熙路,除了杜甫草堂稍感欣慰,其他地方大失所望。
旅游到底游什么?是一个人想要拓宽生活边界的一个途径和方式,想要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好的体验,可以品尝新的美食,感受新的美景,增长新的见识,让人生更加丰富一点。
从这一点来说,国内的旅游目的地已经无法满足这一点了,千篇一律的模式,让人觉得只是换了一个地名或者招牌而已,高昂的价格伴随着低劣的品质,产生了高利润,这种模式能持续吗?我看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了。
但这应该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让人放下眼前的暴利去考虑可持续性并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