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e ordinary.”
在《神探夏洛克》中,这是激怒Sherlock最有效的一句话,同样对莫里亚蒂也适用。
天才可以接受被任何词形容,古怪也好,阴暗也罢,心理扭曲也好,不择手段也罢。他们唯一不能接受的形容词,是“普通”。
我们常说做人要谦虚,但规则和常理一旦遇到天才,就会统统失效。当一个人的才能配得上他的野心,他的魅力将呈指数倍增长。
遗憾的是,我发现大多数顶尖高校的学子,虽不是天才,却都有这种要命的天才情结。
上个月我提交申请的标书没通过。
写那份标书我前后只花了三天时间,因为知道消息的时候距离DDL已经只有五天,我一时兴起地想,试试看吧。
我过了三天精神高度紧张而又兴奋的日子。
最后把所有材料完成打包上交的时候,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真厉害。
我没有意识到的是,那份“试试看吧”的莫名其妙的自信,不是来自能力和经验,只是来自顺风顺水的成长经历。
没有遭遇过太多的挫折,总是能很好地完成身边的人做不好的事,得到的反馈永远都是“你很优秀”。
因此我的潜意识告诉自己,只要我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它一定能成。
可惜生活并不是电影,谁也没有主角光环在头顶。
天才情结,很多时候是难以察觉的。在我认真深扒自己的潜意识之前,我从来不觉得自己跟“狂妄自大”有半毛钱关系。
一个有天才情结的人,态度可能是谦和的,行为可能是低调的,说的“其实我不是很懂”也不是撒谎。
但他心底一直有个声音在告诉他:你是最棒的!他们都不如你!
这种内在折磨可以微弱到连自己都察觉不了,只是在性格上变得越来越aggressive,好胜而急切,慢慢地习惯每天都把自己上满发条。
而这种动力,只要遇到一次挫折,就能瞬间分崩离析。就像一件用面粉油炸出来的铠甲,经不得一点磕碰。
过分的自负,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结局只有一个,就是在某天砰的一声,碎裂得只剩自卑。
“我不是普通人。”
这话放到台面上,谁都觉得有病。但这种想法,却很容易生根发芽。尤其是在顶尖的学校里聚集的这批人当中。
从小众星捧月,突然面临一大群月亮扎堆的情况,第一反应就是要证明自己是最大的那个月亮,或者证明其他人实际上都是星星。
尝试去证明的月亮们大多都失败了。
原因有两个。其一,最大的月亮只有一个,从概率上来讲,你99.9%不是天之骄子。其二,月亮的质量优劣,早就不是只以大小来分,在不同的情况下,标准会变化。
总有那么几个情况下,你会觉得,“我明明一直那么优秀,怎么这会儿就不如别人了?”
这种心态,就是平时所说的“抗挫性低”。而抵抗挫折,是现代社会生存必需的能力。
人们说知足常乐。
很多人会因为这句话,弄混“知足”和“不求进取”之间的差异。
首先要指出的是,“知足”是要在付出努力之后,无论结果如何,都保持心态平和。与混吃等死有本质上的差别。
而心态平和这事儿,说难很难,世上最无法控制的事,唯有思想和情绪。
但说简单,也简单。只消一句:“我也是个普通人。”
我不是天之骄子,也没有什么天赋异禀。我只负责为我的人生做出努力,但不要求自己必须成功。
不管结果是什么,它都是合理的。事成了正常,因为我付出了劳动。失败了也正常,因为别人也在努力。
最后想说一件事。研究证明,争强好胜的A型人格,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密切联系。
为了自己的健康,从明天起,安心做个不断努力的普通人吧。